[实用新型]高气密性复合包装袋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4696.4 | 申请日: | 200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52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赵仲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仲利;洪晓圣 |
主分类号: | B65D30/02 | 分类号: | B65D30/02;B65D6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0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密性 复合 装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气密性复合包装袋。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销售各种各样的包装袋,例如:聚乙烯包装袋、复合的塑料包装袋。所述聚乙烯包装袋因气密性差而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复合的塑料袋因外层材料的良好气密性,则弥补了聚乙烯包装袋的不足。所述的复合塑料包装袋包括内层体以及包裹于内层体外面的外层体构成的,所述的内层体与外层体相互一体成型的,所述的内外层体相互而形成的边缘层体包装置于外层体的外部的边缘。所述的内层体是由具有良好热封性能的聚乙烯膜制成的,以便于热封,而所述的外层体是由具有良好气密性的聚酯膜制成的,以便于隔阻包装袋内的成分向外渗透以及包装袋外的空气等成分向袋内渗透。当含有溶剂的物料被装入所述的塑料包装袋内部时,所述的物料内部的溶剂容易渗透内层体而溶解中间的胶水,但是不能渗透于所述的外层体。若使用时间长,则溶剂积聚于夹层中,从而导致使得所被包装的物料容易发生变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可以避免因使用时间过长而造成被包装于包装袋内部的物料而发生变质的高气密性复合包装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高气密性复合包装袋,其包括内层体以及包裹于内层体外部的外层体,所述的内外层体之间通过胶水粘贴一体而形成的边缘体,所述的内层体是由具有良好气密性的聚酯膜加工而成的;而所述的外层体是由具有良好热封性能的聚乙烯膜加工而成的。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的内层体与外层体之间的边缘体设置于内层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因所述的内层体是由具有良好气密性的聚酯膜加工而成的,而所述的外层体是由具有良好热封性能的聚乙烯膜加工而成,当所述的高气密性复合包装袋内装有各种带有溶剂的食品、药品以及化学品时,因所述的聚酯膜具有良好气密性的性能,使得其阻止所述物料的溶剂渗透于内层体内,再溶解设置于内外层体之间的胶水,从而达到避免因使用时间长而引起被包装于高气密性复合包装袋内部的物品变质的现象发生的。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例中高气密性复合包装袋示意图;
图2为A-A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下面结合一种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高气密性复合包装袋,其包括内层体1以及包裹于内层体1外部的外层体2,所述的内、外层体1、2之间通过胶水3粘贴一体,而在其周边形成的边缘体4,所述的内层体1是由具有良好气密性的聚酯膜加工而成的;而所述的外层体2是由具有良好热封性能的聚乙烯膜加工而成的。所述的内层体1与外层体2之间的边缘体设置于内层体1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包装袋是由内层体1为聚酯膜,而外层体2为聚乙烯膜复合而成的袋体。因聚酯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强度高;适用温度高,例如:负30度至正150度;透明度高,例如:透光率可以达到90%以上;其还具有气密性高、具有良好的耐油性、保香性、卫生可靠;其具有耐强酸、耐强碱性。又因聚乙烯膜具有良好的的化学稳定性,可耐强酸、碱盐类水溶液,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热封性的性能。
综上所述,因所述的内层体1是由具有良好气密性的聚酯膜加工而成的,而所述的外层体2是由具有良好热封性能的聚乙烯膜加工而成,当所述的高气密性复合包装袋内装有各种带有溶剂的食品、药品以及化学品时,因所述的聚酯膜具有良好气密性的性能,使得其可以阻止所述物料的溶剂渗透于内层体1内,再溶解设置于内外层体1、2之间的胶水3,从而达到避免因使用时间长而引起被包装于高气密性复合包装袋内部的物品变质的现象发生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仲利;洪晓圣,未经赵仲利;洪晓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46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时钟同步装置及其同步方法
- 下一篇:治疗细胞增殖紊乱的化合物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