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座垫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4795.2 | 申请日: | 2007-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39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生;杨秀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12 | 分类号: | B62J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37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座垫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摩托车座垫总成。
背景技术
摩托车座垫总成起支撑驾乘人员重量的作用,现有摩托车座垫总成的结构如图5、图6所示,由底板1、泡沫层2、皮套3、减震垫支座4、减震垫5、座垫限位叉11和座垫安装支板12等部件构成。其中在底板1上铺设泡沫层2,皮套3包覆在泡沫层2上。在底板1、泡沫层2和皮套3三者前部的相对位置开设有安装孔10,座垫总成安装时该安装孔10与车架上的油箱卡接;底板1中前部的底面一体形成有朝向后方的座垫限位叉11,该座垫限位叉11在装配时插入车架上相应的安装支架中;在底板1的尾部通过螺栓固定座垫安装支板12,该座垫安装支板12与对应的车架尾部螺栓连接。为减小摩托车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振动对座垫总成的影响,在底板的底面布置有前、中、后三对减震垫支座4,每对减震垫支座的底面安装减震垫5。现有摩托车座垫总成普遍存在以下不足:
1、座垫安装支板位于底板的尾部,由于发动机运转时传递到车架上的振动越靠后振动量越大,通过座垫安装支板传递给驾乘人员的振动量相应的较大,使得驾乘的舒适感较差。
2、座垫安装支板与车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安装及拆卸均不方便。
3、前、中、后三对减震垫支座以及对应的减震垫都是圆形的,减震垫与减震垫支座之间接触面偏小,减震垫单元面积上承受的压力大,减震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驾乘舒适感较好、拆装方便的摩托车座垫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座垫总成,在底板上铺设泡沫层,皮套包覆在泡沫层上,在所述底板底面的前、中、后位置各布置有一对减震垫支座,每对减震垫支座的底面安装减震垫,其关键在于:在所述底板底面的后部通过一个连接板安装有锁销,该锁销的上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锁销的下段为锥尖向下的锥体结构,该锥体的锥底与锁销的上段销身之间形成限位面。
本实用新型将背景技术中的座垫安装支板用锁销取代,并且锁销的位置前移,靠近后减震垫支座。相对应地,在车架上安装与锁销配合的锁座,这样锁销插入锁座上的锁扣中,在锁销限位面及锁扣的配合下,由锁扣卡紧;拉动座垫锁的拉索,使拉索控制锁扣张开,松开对锁销的限制,即可将锁销从锁座中拔出。由于发动机运转时传递到车架上的振动越靠后振动量越大,锁销的位置相对于背景技术中的座垫安装支板前移,因此通过锁销传递给驾乘人员的振动量大大减小,有效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感;座垫总成的后安装点通过锁销与锁座插接配合,与背景技术中的螺栓连接相比,拆装均更方便。
上述底板底面的后部对称设置有一对向下凸起的加强凸条,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的凸条上,以便于拆装、更换连接板及锁销;锁销的上端与连接板铆合固定,且锁销的轴心线垂直于连接板的板面,锁销与连接板固定牢靠,强度有保障。
在上述锁销的上段销身从上往下依次套装有缓冲垫和护板。由于锁销在与锁座插接配合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设置缓冲垫能降低冲击力对座垫的影响,而护板可以保证冲击力持续、均匀地作用在缓冲垫上,一方面能提高缓冲垫的缓冲效果,另一方面起保护缓冲垫的作用。
上述底板底面前、中位置的减震垫支座呈矩形,与之适配的减震垫也为矩形。前、中减震垫支座以及对应的减震垫采用矩形结构,与背景技术中的圆形结构相比,减震垫与减震垫支座之间的接触面更大,减震垫单元面积上承受的压力小,进一步提高了减震效果。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其后安装结构,能有效减小发动机振动对驾乘人员的影响,大大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感,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拆装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放大图。
图4为图2的A-A剖视旋转放大图。
图5为背景技术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47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桶受热器
- 下一篇:一种门或盖的防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