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日光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4941.1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60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昌;杨家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洪昌;杨家荣 |
主分类号: | F21V7/00 | 分类号: | F21V7/00;F21V17/00;F21V2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尤敏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日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节能日光灯。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节能日光灯,包括灯管、灯管套管和灯座,灯管穿套在灯管套管内,镇流器、主控线路板分别设在灯管套管两端部,灯管和灯管套管两端部分别和灯座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一旦其中任何一个零件坏了,整个节能日光灯报废,浪费严重,不符合环保要求。而且灯管套管为一个透明体,不能反射光线,因此有一部分光线是没有照射在需要光线的地方,照明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部分零件可更换的和照明效果更佳的节能日光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节能日光灯,包括灯管、灯座,镇流器、主控线路板,还包括反光罩,灯座分外端和内端两部分,外端和内端之间活动连接,镇流器、主控线路板分别设在两灯座外端内,反光罩两端部和灯管两端部均与灯座内端固定连接。
上述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完善:
所述灯管两端部分别设有辅助电路板,辅助电路板设在灯座内端内,每一辅助电路板上引出一灯管接线端子和回路引线端子,灯管两端部电极分别与相应的灯管接线端子连接,两个回路引线端子通过回路引线连通,所述每一灯座外端分别设有两个接线端子,两个接线端子分别与相对应灯管接线端子和回路引线端子插拔配合。
所述灯管外端的端口设有对位用的缺口,相对应的灯管内端的内表面设有突起,灯管外端与灯管内端两部连接时缺口啮合突起。
所述灯管外端又可分成两段,一段为外端盖,一段为套筒,外端盖与套筒之间活动连接。
所述回路引线设在灯管表面。
所述回路引线设在反光罩表面。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镇流器和主控线路板分别与灯管、反光罩之间分成两部分活动连接,其中一部分坏了,另一部分还可使用,节约材料,环保,降低了成本,通过反光罩反光,在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本产品比原来的节能日光灯亮度更高,本产品与普通的荧光灯可互换使用(只要把启辉器装上普通荧光灯即可使用),大大提高了本产品的市场竞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向分解图。
图2为一灯座外端的轴向分解图;
图3为另一灯座外端的轴向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结合附图,一种节能日光灯,包括灯管1、反光罩2、灯座3,镇流器15、主控线路板16,灯座3分外端4和内端5两部分,外端4和内端5之间活动连接,灯管外端4的端口设有对位用的缺口6,相对应的灯管内端5的内表面设有突起7,灯管外端与灯管内端两部连接时缺口6啮合突起7。
镇流器15、主控线路板16分别设在两灯座外端4内,每一灯座外端4还分别设有两个接线端子8、9,接线端子8、9分别从镇流器15和主控线路板16上引出,镇流器15和主控线路板16还分别与其所处灯座外端的电源插脚17连接。所述灯管外端4又可分成两段,一段为外端盖18,电源插脚17安装在外端盖18上,一段为套筒19,镇流器15和主控线路板16分别安装在套筒19内,外端盖18与套筒19之间活动连接。外端盖18、套筒19和灯座内端5的外表面上还可设有不干胶带(图中未示出)。
反光罩2两端部和灯管1两端部均与灯座内端5固定连接,灯管1两端部分别设有辅助电路板10,辅助电路板10设在灯座内端5内,每一辅助电路板10上引出一灯管接线端子11和回路引线端子12,灯管1两端部电极13分别与相应的灯管接线端子11连接,回路引线14接通两个回路引线端子12,回路引线14设在灯管1的表面或者设在反光罩2表面。
所述从镇流器15上引出的接线端子8和接线端子9分别与灯管接线端子11和回路引线端子12插拔配合,从主控线路板16上引出的接线端子8和接线端子9与分别与灯管接线端子11和回路引线端子12插拔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洪昌;杨家荣,未经李洪昌;杨家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49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