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扇形垫片预紧的滚珠丝杠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5013.7 | 申请日: | 200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19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粟慧;焦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25/22 | 分类号: | F16H25/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2263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扇形 垫片 滚珠 丝杠副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珠丝杠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扇形垫片方式预紧的滚珠丝杠副。
二、背景技术
目前,精密的滚珠螺旋传动,除要求一定的单向进给精度外,还应严格控制轴向间隙,否则当丝杠反向回转时,将产生空回误差。轴向间隙,一般系指丝杠转动而螺母移动时,在轴向载荷作用下,滚珠与螺纹滚道型面接触点的弹性变形所引起的螺母位移量和丝杠、螺母间初始间隙的总和。为了消除轴向间隙引起的空回误差,一般采用双螺母预紧。把预紧后的弹性变形量控制在最小限度内,不但能消除轴向间隙、减少空回误差,而且还能提高进给刚度。按结构特点和工作性能不同,常用的滚珠丝杠副的预紧方式可分为双螺母齿差式、双螺母螺纹式、双螺母垫片式和单螺母变位导程自预紧方式。传统中的双螺母垫片式预紧的滚珠丝杠副是在丝杆上套装有带肩螺母和圆柱螺母,该肩螺母和圆柱螺母端面通过键进行对接,在肩螺母或圆柱螺母的对接面上铣有键槽,在两个带凹槽内放置垫片,该垫片为两个半边圆圈结构,在使用中不便随时调整,其特点是滚珠丝杠副的预紧力的大小在出厂前由专业制造厂调整好,售出后一般用户是不能进行再调整。但是,当丝杠副使用一年半到二年,往往需要维修或更换调整预紧力,以上预紧方式又不便调整预紧力,且加工周期较长,这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者对丝杠副能够自己调节的一种用扇形垫片预紧的滚珠丝杠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一种用扇形垫片预紧的滚珠丝杠副,在丝杆上套装有带肩螺母和圆柱螺母,该带肩螺母和圆柱螺母端面对接,其要点是:在所述圆柱螺母的对接端面上开有缺口,该圆柱螺母与丝杆之间套装有衬环,在与所述圆柱螺母缺口对应的衬环上径向开有通孔;在所述带肩螺母的对接端面上紧固有销轴,该销轴插入所述圆柱螺母的缺口中,在所述销轴两侧的圆柱螺母缺口内装有扇形垫片,该扇形垫片经螺钉固定,该螺钉伸入所述衬环的螺孔中。
所述的扇形垫片中心设有调整螺钉沉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螺母的制造复杂系数,减少螺母上铣键槽工序,取消了用平面磨床的反复平磨修配垫片厚度工序,改进后的结构只需用锉刀修配扇形垫片,就能完成装配工序,当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调整预紧力时,也不需要专业的装配工人和平面磨床来修磨垫片,只要客户根据丝杠副实际磨损状况,适当调整好预紧力的大小,然后拧紧调整螺钉,使扇形垫片在螺母上固定即可调整滚珠丝杠副的预紧力。它性能稳定,装配方便,也能满足用户自己维修的要求,易于调节滚珠丝杠副的预紧力。
四、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N-N剖面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滚珠丝杠1、带肩螺母2、螺钉3、圆柱销4、圆柱螺母6、衬环7组成,其中在滚珠丝杆1上套装有带肩螺母2和圆柱螺母6,该带肩螺母2和圆柱螺母6端面对接,在所述圆柱螺母6的对接端面上开有缺口,该圆柱螺母6与滚珠丝杆1之间套装有衬环7,在与所述圆柱螺母6缺口对应的衬环7上径向开有螺孔;在所述带肩螺母2的对接端面上紧固有圆柱销4,该圆柱销4插入所述圆柱螺母6的缺口中,在所述圆柱销4两侧的圆柱螺母6缺口内装有扇形垫片5,扇形垫片5中心设有调节螺钉的沉孔,该扇形垫片5经螺钉3固定,该螺钉3穿过扇形垫片5伸入在所述衬环7的螺孔中。
按照上述组装而成的用扇形垫片预紧的滚珠丝杠副,其使用方法是:根据带肩螺母2与圆柱螺母6组合后的实际余量,计算出圆柱螺母端面的修磨量,调整滚珠丝杠副的预紧力到设计要求,通过螺钉3压紧扇形垫块5即可,圆柱销4起连接作用。在维修时,只需沿圆周方向改变圆柱螺母6位置,增大或减小预紧力,通过调整螺钉3使扇形垫块5向上或向下微小的变动,即可对预紧力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50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