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控管的扼流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5277.2 | 申请日: | 200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46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施志雄;王贤友;周文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23/15 | 分类号: | H01J23/15;H01F17/04;H01F37/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311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控管 流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磁控管扼流线圈,属于磁控管扼流线圈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为了有效地抑制磁控管输入侧产生的噪音,现有技术中往往在磁控管的输入侧增加L-C滤波回路,L-C滤波回路由穿芯电容和扼流线圈组成,穿芯电容和扼流线圈组成磁控管噪音滤波器,与真空管的阴极端子侧连接,并安装在屏蔽盒内。目前使用的一种扼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由疏绕部分和密绕部分串接构成,上述扼流线圈与穿芯电容构成的滤波回路的滤波能力主要取决穿芯电容的电容量,因此,对穿芯电容要求特别高,大大增加了穿芯电容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滤波效果好,可有效抑制磁控管输入侧噪音,成本低的磁控管扼流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包括三段式扼流线圈,三段式扼流线圈由疏绕部分、第一密绕部分及第二密绕部分串联构成,疏绕部分的一端连接在磁控管阴极端子侧,其另一端与第一密绕部分的一端连接,第一密绕部分的另一端与第二密绕部分的一端连接,第二密绕部分的另一端连接在穿芯电容的终端,两段密绕部分内装有铁氧体磁芯。
上述第一密绕部分与第二密绕部分之间及疏绕部分和第一密饶部分之间的线圈间距L<3.5mm。
上述第一、第二密饶部分的总线圈圈数为7圈以上。
上述第一、第二密饶部分之间的过渡线圈节距H1为1.1mm。
上述疏绕部分与第一密绕部分之间的过渡线圈节距H2为2.0mm。
上述两段密绕部分内装有铁氧体磁芯的长度L1为17~21m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三段式扼流线圈,具有很好的滤波效果,可有效抑制磁控管输入侧产生的噪音,从而改善连续波磁控管的电磁兼容性性能。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合理,性能优良的磁控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扼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扼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三段式扼流线圈,三段式扼流线圈由疏绕部分1、第一密绕部分2及第二密绕部分3串联构成,疏绕部分1的一端连接在磁控管阴极端子侧,其另一端与第一密绕部分2的一端连接,第一密绕部分2的另一端与第二密绕部分3的一端连接,第二密绕部分3的另一端连接在穿芯电容的终端,两段密绕部分内装有铁氧体磁芯4。
上述所述第一、第二密绕部分之间及疏绕部分1和第一密饶部分2之间的线圈间距L<3.5mm。本实施例中,上述所述第一、第二密绕部分之间及疏绕部分1和第一密饶部分2之间的线圈间距L为3.0mm。
上述第一、第二密饶部分的总线圈圈数为7圈以上。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第二密饶部分的总线圈圈数为9圈,且第一密饶部分2的线圈圈数为5圈,第二密饶部分3的线圈圈数为4圈。
上述第一、第二密饶部分之间的过渡线圈节距H1为1.1mm。
上述疏绕部分1与第一密绕部分2之间的过渡线圈节距H2为2.0mm。
上述两段密绕部分内装有铁氧体磁芯4的长度L1为17~21mm。本实施例中,上述两段密绕部分内装有铁氧体磁芯4的长度为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52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