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型连接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5542.7 | 申请日: | 200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8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8 | 分类号: | H01R13/518;H01R13/648;H01R13/70;H01R13/717;H01R25/00;H01R27/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肖梅;谢丽娜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连接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型连接器结构,尤指一种具有易于组装、拆卸的功效,并可增加该模块型连接器的接地面积,且提升阻抗值,以达到较佳的电磁波干扰防治(EMI)的效果,而适用于计算机主机的外接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现有的计算机主机的外接式连接器通常固设于主机板的一端缘,且使各连接器的插口对应露出计算机主机的一端面,以让使用者利用计算机主机端面的各连接器进行外接设备的插接扩充,达到外接设备使用上的便利性。
虽然上述现有的计算机主机可通过其端面上的外接式连接器,达到外接设备使用上的便利性;但是由于各连接器固设于主机板的一端缘,因此,当设置完成之后各连接器即无法拆卸,一旦有损换的情形发生时,使用者并无法自行拆换,只能送由专业维修商进行更换,造成不易维修及更换的缺点;且由于各连接器仅以其外部的铁壳与机壳对应,因此,不但接地面积较少,且无法提升其阻抗值,进而使各连接器的遮蔽效果变差,导致各连接器的电器特性受到影响。故,现有的一般计算机上的外接式连接器并无法符合实际使用时之所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模块型连接器结构,使具有易于组装、拆卸的功效,并利用相互接触的金属弹片、金属壳体及金属封盖,增加该模块型连接器的接地面积,且提升阻抗值,达到较佳的电磁波干扰防治(EMI)的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型连接器结构,该模块型连接器结构包括:一壳体,具有多个一端面连通有开口部的容置槽,且该壳体另一端面的一侧具有与容置槽连通的出线孔,并于各容置槽中分别设有一端延伸于开口部外的金属弹片;多个连接器,分别设于上述各容置槽中,各连接器至少包含有一插座、一包覆于插座且与金属弹片接触的金属壳体、及一连接插座且由出线孔穿出的导线;以及一金属封盖,设置于上述壳体的一端面上且与金属弹片接触,而该金属封盖的一面上具有多个与各连接器对应的穿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块型连接器结构,具有易于组装、拆卸的功效,并利用相互接触的金属弹片、金属壳体及金属封盖,增加了该模块型连接器的接地面积,且提升了阻抗值,可达到较佳的电磁波干扰防治(EMI)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壳体与金属封盖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壳体
11上盖
111固定孔
12下盖
121卡勾
13凹陷部
14容置槽
141开口部
15出线孔
16金属弹片
17开关部
171导线
181导线
18指示灯
2连接器
21插座
22金属壳体
23导线
3金属封盖
31穿孔
32顶掣板
33翼板
331固定孔
34勾体
4面板
41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壳体与金属封盖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型连接器结构,其由一壳体1、多个连接器2以及一金属封盖3所构成,可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易于组装、拆卸的功效,并可增加该模块型连接器的接地面积,且提升阻抗值,达到较佳的电磁波干扰防治(EMI)的效果。
上述所提的壳体1由一上盖11及一下盖12所构成,该上盖11的端面具有多个固定孔111,而下盖12上具有分别与固定孔111扣接的卡勾121,且该上、下盖11、12的表面上分别设有多个凹陷部13,且该壳体1具有多个一端面连通有开口部141的容置槽14,该壳体1另一端面的一侧具有与容置槽14连通的出线孔15,并于各容置槽14中分别设有一端延伸于开口部141外的金属弹片16,另于该壳体1的适当处设有一开关部17、及多个指示灯18,该开关部17及指示灯18分别连接一由出线孔15穿出的导线171、1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55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户外三柱式高压交流隔离开关
- 下一篇:一种预装式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