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罩式节能常压燃煤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5634.5 | 申请日: | 200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21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辉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H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6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罩 节能 常压 燃煤 锅炉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常压锅炉(或茶炉),具体涉及网罩式节能常压燃煤锅炉。
二、背景技术
小型常压锅炉一般用于集中供暖覆盖不到的地方,常用作水暖炉或当作茶炉。小型燃煤常压锅炉通常由炉堂、水套夹层、烟囱、炉排和鼓风机等组成,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小型燃煤常压锅炉普遍存在的缺陷是:热转化率低,煤产生的热量大部分从烟囱排出,不利于节能。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热转化率高,节能效果好的网罩式常压燃煤锅炉。
本实用新型网罩式节能常压燃煤锅炉,包括炉堂、水套夹层、除灰通风室、烟囱和炉排,其特点是:所述的炉堂上方倾斜设置多层热交换管,所述的热交换管与所述的水套夹层连通,所述的烟囱内设置弹簧状过水管,所述的炉堂侧壁处设置环形加热管,所述的环形加热管和所述的炉堂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环形加热管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的水套夹层连通,所述的炉排设置翻转控制机构,所述的炉堂底部设置蜂窝孔扎头。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翻转控制机构可以是,所述的炉排与所述炉堂底部后侧交接,所述炉排两侧设置交接操作杆,所述的除灰通风室侧壁的两边设置竖长槽,所述的竖长槽的上端设置短横槽,所述的操作杆穿在所述的竖长槽和短横槽上,并伸出所述的除灰通风室侧壁之外,所述的操作杆放在短横槽上时,所述的炉排处于水平位置,所述的操作杆放在竖长槽下部时,所述的炉排处于倾斜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蜂窝孔扎头可以设置在所述的除灰通风室内,所述的蜂窝孔扎头呈炉排状,上部竖直设置多个钉头,并与所述炉排错开,下部竖直设置导管,所述的除灰通风室内的底部设置有导柱,所述的导管与所述的导柱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炉堂上方倾斜设置多层热交换管,炉堂产生的热量可以最大限度的得到热交换;烟囱内设置弹簧状过水管,排出的烟气中残余的热量可以得到再次热交换;炉堂侧壁处设置环形加热管,就是说在炉堂温度最高部位进行热交换,改变原来耐火砖炉堂侧壁。炉排设置翻转控制机构,炉排可以根据需要翻转,燃烧产生的大块炉渣,影响通风,影响添煤,炉排翻转后,可以从炉排上将大块炉渣清除,不需要停火;炉堂底部设置蜂窝孔扎头,将蜂窝孔扎头向上推,其上的钉头会透过炉排的缝隙,扎入炉堂煤层,蜂窝孔扎头后退时,会在炉堂煤层中留下蜂窝孔,有利于通风,可以省去电动鼓风机,仍然能使煤充分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热转化率高,节能效果好。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中蜂窝孔扎头工作状态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网罩式节能常压燃煤锅炉,包括炉堂1、水套夹层2、除灰通风室3、烟囱4和炉排5,炉堂1上方倾斜设置多层热交换管6,热交换管6与水套夹层2连通,烟囱4内设置弹簧状过水管7,炉堂1侧壁处设置环形加热管8,环形加热管8和炉堂侧壁之间留有间隙,环形加热管8通过连接管9与水套夹层2连通,炉排5设置翻转控制机构。翻转控制机构是炉排5与炉堂底部后侧交接,在炉排5两侧设置交接操作杆10,除灰通风室3侧壁的两边设置竖长槽11,竖长槽11的上端设置短横槽12,操作杆10穿在竖长槽11和短横槽12上,并伸出除灰通风室3侧壁之外,操作杆10放在短横槽12上时,炉排5处于水平位置,操作杆10放在竖长槽11下部时,炉排5处于倾斜位置。炉堂1底部设置蜂窝孔扎头13,蜂窝孔扎头13设置在所述的除灰通风室3内,蜂窝孔扎头13呈炉排状,上部竖直设置多个钉头14,并与炉排5错开,下部竖直设置导管16,除灰通风室3内的底部设置有导柱15,导管16与导柱15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辉,未经李志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56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