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观看显示屏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5928.8 | 申请日: | 2007-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74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霖华 |
主分类号: | G02B27/02 | 分类号: | G02B27/02;G02B7/02;G02B1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2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观看 显示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凸透镜和电脑桌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眼睛看远处时,眼睛的调节与集合处于放松状态不容易疲劳,长时间观看电脑时,显示屏离眼睛较近,双眼的调节与集合处于紧张状态,眼睛容易疲劳。现有技术中观看显示屏的放大镜(例如ZL专利号200420078331.9《显示器用放大镜保护屏》),是在显示屏前面安置一个起放大镜作用的凸透镜,其主观目的是增大眼睛的视角而不是放远物像,因显示屏与凸透镜间隔的大小对眼睛视角大小的影响不大,一般放大镜与显示屏间隔较小,所以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显示屏的虚像较近。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只要求增大眼睛的视角、不要求放松眼睛的调节,眼睛容易疲劳。 现有技术中的“观看显示屏的装置(即放置显示屏装置的专用平台)”例如电脑桌或放置显示屏装置(电子书、mp4、显示器等)的支架只能放置显示屏装置而不能放松眼睛的调节,眼睛长时间直接观看近处的显示屏容易疲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观看显示屏的装置的目的是:通过凸透镜放远显示屏的物像,改善眼睛的观察效果,让观察者感觉舒适耐劳。
本说明书中有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三项实用新型。本说明书中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现有技术中凸透镜放大镜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放大物像、增大眼睛的视角,使眼睛看清细节”,“本实用新型中凸透镜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放远物像、放松眼睛的调节,使眼睛舒适耐劳”。本实用新型根据光学公式“1/u+1/v=1/f”通过控制显示屏与凸透镜的距离使显示屏的虚像与显示屏的距离至少大于1米,从而放松眼睛,达到“改善眼睛的观察效果,让观察者感觉舒适”的目的。在这一个总的发明构思下的三项实用新型的特定技术特征是:用支架控制凸透镜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为u,u是在大于f/(1+f)并且小于1.1f范围内的某一数值,此范围内包括u=f、或u=2f/(f+2)、或u=3f/(f+3)、或u=4f/(f+4)、或u=5f/(f+5)等等数值,其中f是凸透镜的焦距,f与u的单位是米。
第一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观看显示屏的装置,有显示屏,有双眼观看显示屏用的一个凸透镜和保持凸透镜与显示屏之间距离稳定的支架,特征在于支架控制凸透镜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为u,u是在大于f/(1+f)并且小于1.1f范围内的某一数值,例如u=f,或u=2f/(f+2),或u=3f/(f+3),或u=4f/(f+4),或u=5f/(f+5)等等,其中f是凸透镜的焦距,f与u的单位是米。
第二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观看显示屏的装置,(在装置中不包含要用凸透镜观看的显示屏)有联接或安装显示屏装置的专用构件(例如弹簧夹、钩挂构件、插接构件、粘贴连接构件、皮套、框架、安放显示屏装置的专用构件等专用构件),特征在于有双眼观看显示屏用的一个凸透镜,有支撑凸透镜并能保持凸透镜与显示屏装置的空位置之间的距离稳定的支架,支架能控制凸透镜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为u,u是在大于f/(1+f)并且小于1.1f范围内的某一数值,例如u=f,或u=2f/(f+2),或u=3f/(f+3),或u=4f/(f+4),或u=5f/(f+5)等等,其中f是凸透镜的焦距,f与u的单位是米。
第三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观看显示屏的装置,是安放显示屏装置的专用桌台(例如电脑桌、观察台、监测台等,要观察的显示屏是在不属于本装置的显示屏装置上),特征是桌台上有双眼观看显示屏用的一个凸透镜,有支撑凸透镜并能保持凸透镜与安放显示屏装置的空位置之间距离稳定的支架,支架能控制凸透镜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为u,u是在大于f/(1+f)并且小于1.1f范围内的某一数值,例如u=f,或u=2f/(f+2),或u=3f/(f+3),或u=4f/(f+4),或u=5f/(f+5)等等,其中f是凸透镜的焦距,f与u的单位是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霖华,未经王霖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59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