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底自动出料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6057.1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37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忠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崇义 |
地址: | 710082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出料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工业炉,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加热圆棒工件的斜底自动出料炉。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箱式炉一般为单炉门结构,装卸料方式有以下两种:1、人工装卸料:操作方法是打开炉门后人工用工具伸进炉门将工件从炉中取出,缺点是工人操作环境温度高,劳动强度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不能用于过重工件。2、机械装卸料:操作方法是打开炉门后用机械手伸进炉门将工件取出,缺点是机械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制造成本高,操作时间长,热损失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且炉体热损失小的斜底自动出料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底自动出料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一端设有入料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上与入料炉门相对应的另一端设有出料炉门,炉体底部为斜底,所述斜底靠近入料炉门的位置高于所述斜底靠近出料炉门的位置,所述斜底上靠近出料炉门的位置安装有挡块,所述斜底下方安装有顶料机构,所述斜底开有与顶料机构上的顶料杆相配套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对于圆棒工件只需从底部顶一下,工件就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滚出,克服了人工和机械装卸料需伸进炉门操作的缺点,与传统工业箱式炉相比,生产效率比机械装卸料提高一倍,比人工装卸料提高两倍;
2、加热工艺稳定,质量可靠:由于每一根工件经过相同的加热温度场,连续作业时每一根工件在加热温度场停留的时间也相同,所以每一根工件经过了完全相同的加热工艺,质量稳定可靠。
3、社会、经济效益好:斜底自动出料炉出料时出口炉门只需打开圆棒工件直径的高度,工件就可滚出,与传统工业箱式炉的出料方式相比,炉门热损失可降低50%,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厂房内的热污染,改善了工作环境。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两门箱式结构,它包括炉体2,所述炉体2的一端设有入料炉门1,所述炉体2上与入料炉门1相对应的另一端设有出料炉门3,炉体2底部为斜底,所述斜底靠近入料炉门1的位置高于所述斜底靠近出料炉门3的位置,所述斜底上靠近出料炉门3的位置安装有挡块4,所述斜底下方安装有顶料机构5,所述斜底开有与顶料机构5上的顶料杆相配套的通孔。所述顶料机构5为机械手、气缸或液压油缸。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先打开入料炉门1,圆棒工件6从上工位滚入炉体2内,被挡块4挡住并沿炉底排列;完成加热后,打开出料炉门3,顶料机构5伸出顶料杆由炉底通孔进入炉体2内,顶料杆向上顶与挡块4接触的圆棒工件6,圆棒工件6在脱离挡块4的约束后受其重力作用自动从出料炉门3滚出炉体2到下一工位,其余圆棒工件6受其重力作用自动向出料炉门3方向移动一个工件距离,然后向炉体2内补充工件,连续工作,保证每根工件在炉内加热时间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忠,未经杨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6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