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种肥双作点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6843.1 | 申请日: | 200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41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柏应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应堂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A01C7/20;A01C15/00;A01C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4450河南省淅川***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肥 点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农业上施肥播种用的种肥双作点播器。
背景技术
施肥播种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目前使用施肥播种用的农业机械有许多种,如各种机械式的播种、施肥机或二者合一的播种施肥机或种肥点播器,机械式的施肥播种机多是由扶手、种子箱、肥种排料管及分土器构成,这类设备由受结构上所限,不适用小田块或在已有作物垅中套播使用;点播器具有手把、排料管及开穴器构成,这种结构的点播器只有一个种子箱,不能同时实现播种和施肥,且控制器在播种时种肥管易堵塞,影响播种施肥效果,或不易控制下种量,造成种子浪费和后期剔苗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能够播种施肥,且不易堵塞,能够有效控制均匀下种量的种肥双作点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肥双作点播器具有手扶架、种肥料斗、排料管及开穴器,手扶架内装种肥料斗,排料管连接种肥料斗,排料管下部固定有开穴器,其中:所述种肥料斗并排设置的多个小种肥料斗,每个小种肥料斗的下部出口分别连接有排料管,排料管上设置有同轴联动控制器,所述开穴器具有位于排料管端部的插播头和与插播头相配合的联动插播头撬板,联动插播头撬板通过其上的导向槽销接在手扶架上,在联动插播头撬板与手扶架之间设置有拉力弹簧,联动插播头撬板的端部连接有拉绳,拉绳绕过定滑轮另一端固定在开合手柄上。
所述同轴联动控制器具有横向与各排料管相连通的圆筒,转轴位于圆筒内,转轴上位于排料管位置套装有播轮,播轮周向上设有穴孔,转轴的外侧端与封轮的内孔固定连接,封轮的外侧上装有弯杆,弯杆上装有拉簧及拉绳,拉绳另一端与排料手柄相连,拉簧下部装在手扶架的下部机架上。
所述联动插播头撬板具有横向的连接板,连接板上横向设有导向槽,连接板下部间隔设置与插播头形状相应的插板,在插板上固定有封堵插播头的挡板。
所述手扶架的下部设有控制插播头插入土地深度的深度控制机构,该深度控制机构具有位于手扶架上的纵向导向槽,深控杆通过螺栓固定在导向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肥双作点播器具有手扶架、种肥料斗、排料管及开穴器,种肥料斗为多个并排的料斗,料斗内可以分别放置种子和化肥,在种肥料斗下部的排料管上设有同轴联动控制器,通过操作控制器即可同时控制各料斗的下料,从而实现的播种的同时又可施肥,且种肥具有一定的间距,防止烧伤种苗,该同轴联动控制器能够控制每一穴播种、施肥料的多少,实现精确播种,合理施肥,减少浪费。开穴器具有插播头和与插播头相配合的联动插播头撬板,在联动插播头撬板与手扶架之间设置有拉力弹簧,联动插播头撬板的端部连接有拉绳,拉绳绕过定滑轮另一端固定在开合手柄上,搬动开合手柄,可同时使多个插播头起到张开和闭合作用,使其在播种时插播头在闭合状态下进入土壤,就可阻止土壤进入排料管,当插播头进入土层时,使联动插播撬板平移,插播头张开,在对应位置形成穴孔,所播种子下落到株穴内,实现准确可靠播种。该种肥双作点播器具有结构新颖独特,造型美观,操作容易,功能齐全的种肥双作效果。可连续作业,效率高,适用面广,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开发潜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种肥双作点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联动插播撬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同轴联动控制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应堂,未经柏应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6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