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光导霓虹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7219.3 | 申请日: | 2007-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60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夏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晨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S10/02;F21V23/00;H05B37/00;F21W12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玉祥 |
地址: | 830006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霓虹灯 | ||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供电的太阳能光导霓虹灯。
2、背景技术:
普通的霓虹,也称氖管霓虹灯,需要用1.2万千伏的电压才能启动发光,平均每平方米消耗电能在80-100w,造价也高达400-500元。而且用1.2万伏特的电压,在强大电流的驱动下即容易产生噪音,又容易出现电击事件,甚至引起火灾。氖管霓虹灯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耐用性差,维修性差。在城市中,许多氖管霓虹灯商业招牌都有不同程度的字体笔画损坏,维修时需要更换整个字,耗费大。作为霓虹灯来说一方面承载着显示城市形象的任务,另一方面又因为非常耗电,与提倡的节能、降耗相抵触。
3、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低能耗、低造价、易维护的太阳能光导霓虹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太阳能光导霓虹灯由框架状的托盘、镶嵌在托盘中的非单晶硅太阳能板,固定在托盘背面的电路盒,以及光导霓虹灯管组成,非单晶硅太阳能板、电路盒、光导霓虹灯管三者串联。托盘背面中部装设有调节支杆,该支杆上端装设有活动螺母。电路盒内电路由保护电路、微控电路和变光电路组成,变光电路采用SH803R变光电路,保护电路由一对串联的齐纳二极管,在该对齐纳二极管前串联的电阻组成,该电阻另一端和非单晶硅太阳能板正极连接。前述齐纳二极管后并联一蓄电池组,蓄电池组后串联有光感开关,光感开关和变光电路正极输入端串联,变光电路的负极和蓄电池组的负极并联后接地。蓄电池组、光感开关和变光电路即构成微控电路。在变光电路输出端顺序串联有电阻和不同颜色的光导霓虹灯管。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冷光源LED灯作为发光体,用光导纤维来提高霓虹灯的发光效率,使得本太阳能光导霓虹灯具有以下优点:1、节能环保:该产品利用太阳光源,无需消耗常规电能,吸收太阳光10小时,夜间可持续供电70-80小时;2、造价低,(每平方米造价大约在100元以下)制作简单:该设计运用低造价材料,LED,光导纤维等,比传统氖管霓虹灯的材料费用低,而且该设计也不受图案或文字表现形式的限制,可以随心所欲的制作出各种图案及文字等;3、安全性高:该设计无需用电,对人体无伤害;4、发光效率高:该设计亮度强,发光均匀,使用寿命长可达5-10年;5、维护方便:较之传统霓虹灯,该设计可部分维修,节约维修费用。
4、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太阳能光导霓虹灯电路图;
图2是太阳能光导霓虹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1、非单晶硅太阳能板,2、蓄电池组,3、光感开关,4、变光电路,5、微控电路,6、导线,7、光导纤维束,8、LED,9、有机玻璃盒,10、长效夜光涂料层,11、电阻,12、齐纳二极管,13、保护电路,14、活动螺母,15、调节支杆,16、电路盒,17、光导霓虹灯管。
5、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太阳能光导霓虹灯由框架状的托盘、镶嵌在托盘中的非单晶硅太阳能板1,固定在托盘背面的电路盒16,以及光导霓虹灯管17组成,非单晶硅太阳能板1、电路盒16、光导霓虹灯管17三者串联。托盘背面中部装设有调节支杆15,该支杆15上端装设有活动螺母14。电路盒16内电路由保护电路13、微控电路5和变光电路4组成,变光电路4采用SH803R变光电路,保护电路13由一对串联的齐纳二极管12,在该对齐纳二极管12前串联的电阻11组成,该电阻11另一端和非单晶硅太阳能板1正极连接。前述齐纳二极管12后并联一蓄电池组2,蓄电池组2后串联有光感开关3,光感开关3和变光电路4正极输入端串联,变光电路4的负极和蓄电池组2的负极并联后接地。蓄电池组2、光感开关3和变光电路4即构成微控电路5。在变光电路4输出端顺序串联有电阻11和不同颜色的光导霓虹灯管17,电阻11阻值由光导霓虹灯管17内的LED 8的数量确定,一般可选择100-1000欧姆范围内。
光导霓虹灯管17由LED组、光导纤维束7、有机玻璃盒9为主要组成。LED组由多个相互串联的LED 8组成,每两个LED 8之间连接有光导纤维束7,且每两个LED 8之间至少间隔20cm。光导纤维束7是由光导纤维用热塑膜捆扎而成。LED组及光导纤维束7塑封在有机玻璃盒9内,有机玻璃盒9表面涂刷有长效夜光涂料层10。LED组的正极和变光电路输出端外的电阻11串联,负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晨,未经夏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72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打印机驱动器电路的体系结构
- 下一篇:太阳能装饰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