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电偶或压阻式二线制温度或压力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7767.6 | 申请日: | 200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22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吴鹤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鹤春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24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 偶或 压阻式 二线 温度 压力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或压力开关;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控制的温度或压力开关。
背景技术:
在许多实际温度或压力控制应用中,用户并不关心具体的温度或压力值,而关心的是温度或压力是否过高或过低,如电机绕组内的温度是否过高、油系统内的油温是否过高、生产过程介质的温度是否过高或过低。传统温度或压力检测方案大多采用机械温度或压力开关实现,存在可靠性差、互换性差、保护动作较慢、性能价格比低,维护检修校验困难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机械温度或压力开关控制器的可靠性差,电路复杂,互换性差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温度或压力开关控制的各种电路集成为一个集成块的热电偶或压阻式二线制温度或压力开关,采用电流放大变送输出,通过控制环路中的两级电流值来反映温度是否正常。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热电偶或压阻式二线制温度或压力开关,包括测温元件或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与测温元件或压力传感器连接的温度或压力开关控制集成电路块;温度或压力开关控制集成电路块内包含对温度或压力的测量模块、放大模块、比较模块、修正模块、回差调节模块、时间延时模块、开关控制输出模块;其中测温元件或压力传感器与温度或压力开关控制集成电路块的输入接口,即和测量模块输入端连接;且温度或压力开关控制集成电路块的输出接口,即开关控制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经控制线与控制件连接。
所述测温元件或压力传感器分别为热电偶测温元件或压阻式传感器。
所述开关控制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经二线制控制线与控制件连接。
所述如果为远程温度或压力开关控制,查询电压经电压变换器,其正极分别与温度或压力开关控制集成电路块的电压输入端、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发射极与温度或压力开关控制集成电路块的电压输出端连接好,基极与温度或压力开关控制集成电路块的一电流控制输出端连接。
所述开关控制输出模块经控制线与DCS开关量输入模件连接。
所述开关控制输出模块经控制线与大功率输出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功耗低、工作电压宽、性能价格比高、使用简单优点;典型阈值温度精度±0.5℃,且可选2℃-20℃温度滞回,压力精度0.2%,且可选2%-10%压力滞回,满足绝大多数温度或压力控制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远程温度或压力开关控制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DCS开关量输入模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大功率输出模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热电偶测温元件或压阻式传感器,设有一个与热电偶测温元件或压阻式传感器连接着的温度或压力开关控制集成电路块。温度或压力开关控制集成电路块内包含对温度或压力的测量模块、放大模块、比较模块、修正模块、回差调节模块、时间延时模块、开关控制输出模块。
其中热电偶测温元件或压阻式传感器与温度或压力开关控制集成电路块输入接口,即和测量模块输入端连接。温度或压力开关控制集成电路块的输出接口,即开关控制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经控制线与控制件连接。
工作原理采用固化的集成电路对温度/压力进行测量、放大、比较、修正、回差调节及时间延时电路,最后经隔离输出通断信号,实现温度控制或报警。
主要特点:
开关动作点:量程范围内定值任意可调及回差精确可调。
体现热电偶/压阻传感器二线制温度/压力开关的高稳定性和长寿命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温度:-40-1200℃;压力:±5KPa,3MPa,30Mpa;
电气接口:M20×1.5;
护管及过程连接材质:316不锈钢/特殊材料,标准与特殊规格可选;
防护等级:IP65;
环境温度:-20~120℃;
环境湿度:0~95%RH;
触点寿命:无限次;
触点容量:20mA(特殊要求,大功率可选);
精度:±0.5℃(典型值,标准热电偶精度);±0.2%(压阻传感器典型值);
供电电源:无需供电电源;
查询电压:24V.DC±10%,功耗≤0.01mW;
查询电压:48V.DC±10%,功耗≤0.01m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鹤春,未经吴鹤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77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