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电源检测功能的发爆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7816.6 | 申请日: | 200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6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毛允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允德 |
主分类号: | F42D1/045 | 分类号: | F42D1/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100096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源 检测 功能 发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发爆器,特别是一种具有电源检测功能的发爆器。
背景技术
发爆器事关是煤矿安全的重要设备,在使用前,应该能够方便的对其电能进行监测,以便于准确判断,能否有足够的电能用于现场放炮作业。
现有矿用发爆器在起爆前,如果要测量电压或电量,需要借助外来的设备或者装置。有些发爆器厂家采用在发爆器外围连接灯泡,通过观测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电压或电能的多少,但这用检测方式主要靠人工观察的方式,检测结果因人而异,不能对检测的结果有一个量化的评估,因此不能实现准确的检测;有些矿井也装备了发爆器综合测定仪,对电源电量进行测量。
但是,借助与外接设备的测量方法,由于操作非常不方便,长期以来,绝大多数矿井的发爆器在使用前,不能做到对电压电能进行有效测量,结果造成大量不合格的发爆器在作业一线使用,引发大量的“瞎炮”和放炮事故,危及矿工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能够直接检测电源电能的具有电源检测功能的发爆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电源检测功能的发爆器,包括控制单元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信号输入单元和发爆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还连接有一个电源测试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还可连接有一个显示单元。
所述电源测试单元可采用电压检测芯片。
所述控制单元可为包括单片机、CPU、MCU或可编程控制器的微处理器。
所述显示单元可为液晶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通过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电源测试单元在发爆器上电时自动检测电源的参数,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单元,由所述控制单元判断电源参数不符合要求时则禁止发爆单元起爆,对所述发爆单元起到闭锁功能,从而避免发爆器在不合格的电源状况下起爆而引发事故,保证了矿井作业的安全。此外,还可通过与控制单元项链的显示单元,将检测到电源状况的实时数据或是否允许起爆等信息进行显示,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直观,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单元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电源测试单元、液晶显示屏、信号输入单元和发爆单元。所述电源测试单元用于检测电源的电压、电量、电流等参数,并发送给控制单元,获知电源状态是否满足起爆要求,再通过所述液晶显示屏并将有关结果进行显示,如对于电源电压(或电量)不够的,显示“电压不足,不能使用”,对于电压(或电量)充足的显示“电量充足,可以使用”。所述信号输入单元用于接收起爆信号,并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通过发爆单元的产生冲能控制实现起爆。
如图2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电路原理图,其中所述电源测试单元采用电压检测芯片U2,在发爆器通过端子J1连接电源,并在开关闭合SW1时上电开机,首先通过所述电压检测芯片U2将检测到的电压信号发送到所述控制单元中,对电源电压进行监测,如果电压大于等于门限值例如5.9伏时,如果接收到从信号输入单元输入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单元U1则允许起爆单元U4通过电感L1产生冲能实现起爆;如果检测到的电压小于门限值,所述控制单元U1则禁止起爆单元U4起爆,实现了发爆器的自动闭锁。于此同时,将检测到的电源电压数据或是否允许起爆等信息显示在所述液晶显示屏U3上,这样便于工作人员根据显示的信息及时采取更换电源、充电等措施,保证发爆工作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控制的复杂的和成本的要求,可采用单片机、CPU、MCU或可编程控制器等多种的微处理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电源检测功能的发爆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允德,未经毛允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78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覆盖式数码防伪标记的塑料彩印包装袋
- 下一篇:超小型高频RFID读写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