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装式二次增效复合射孔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7953.X | 申请日: | 200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15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胜;刘世龙;周绍民;周海涛;王志英;孙海军;李伟刚;刘晓彤;周世伟;邸秀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华安民爆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16 | 分类号: | E21B43/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161046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装式 二次 增效 复合 射孔器 | ||
1. 一种内装式二次增效复合射孔器,包括枪头[1]、复合射孔枪[7]、射孔弹[2]、高速压裂弹[3]、枪尾[8]、导爆索,其特征在于:在射孔弹[2]之间装有中速加载压裂弹[5],中速加载压裂弹[5]与射孔弹[2]之间有阻隔层[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装式二次增效复合射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速加载压裂弹[5]的装药可选用的推进剂有双基推进剂为耐温120℃、静燃速15~30mm/s的双芳镁-1、双钴-1、双钴-2的新型推进剂,复合推进剂为耐温+170℃~+210℃的耐燃复合推进剂,推进剂形状可以是管状药、开槽管状药、星孔药、车轮形装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装式二次增效复合射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4]的材料为橡胶、尼龙、ABS塑料,阻隔层[4]的形状为圆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装式二次增效复合射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射孔枪[7]可以选用73、89、102、127、114,所述射孔弹[2]可用型号为DP33RDX-5(1)、DP44RDX-1、DP44RDX-1、DP44RDX-3(5)的射孔弹[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华安民爆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黑龙江华安民爆器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79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