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奶瓶刷的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8087.6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1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陆宝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宝驎 |
主分类号: | A46B5/00 | 分类号: | A46B5/00;A46B15/00;B08B9/08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奶瓶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奶瓶刷的新设计,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利用一中空的筒体,一端连接一圆柱状刷体,为母刷供刷洗奶瓶;另一端则套接一锥状刷体并置入在筒体中空内部,为子刷可供刷洗奶嘴。
背景技术
按,现有刷洗奶瓶与奶嘴的刷具,主要是先将奶嘴拆离奶瓶,再准备一支较长圆柱刷(即奶瓶刷)与一支较短圆锥刷(即奶嘴刷),先以圆柱刷将奶瓶刷洗干净,然后再运用圆锥刷将奶嘴夹缝的残渣刷洗清洁干净,然所述的刷洗方式,显然具有下列的缺陷:
一、传统刷洗奶瓶时,需同时购买一支圆柱刷与一支圆锥刷,因此除了增加成本外,收藏上也较占空间,而不符合经济效益的原则。
二、在刷洗使用时,若圆柱刷与圆锥刷分开收藏放置在二不同场所,则需至二个不同地点予以找出使用,极为费时、费工,且容易遗失。
本实用新型设计人鉴于现有奶瓶刷的使用并未达完善境界,因此无法满足所需,于是乃潜心研究改良,并配合多年来的工作经睑,加上历经数次的试验、修正与改进,终于首创出一种奶瓶刷的结构改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奶瓶刷的结构改良,用以克服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奶瓶刷的结构改良,其包括:一筒体,内部为中空部,底端分别设有与中空部相通的中央通孔与至少一透孔;一母刷,其顶端形成具挠性的卡掣头,其往上伸入中央通孔并卡掣在其中;一子刷,其中段处与所述的筒体的中空部顶端相连接。设有外螺纹,并与内螺纹相互螺接。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的剔除奶瓶污物,达到将奶瓶与奶嘴刷洗清洁干净的目的,且应用收藏方式将子刷收藏在中空的筒体内,完全不占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筒体的仰视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子刷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母刷构造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筒体;11-中空部;12-内螺纹;13-中央通孔;14-透孔;15-止滑条;2-母刷;3、4-子刷;21-卡掣头;31-外螺纹;32、42-握柄;33、43-通孔;41-套合段;321、421-吊孔;20-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一筒体1,内部为中空部11,所述的中空部11顶端形成内螺纹12,筒体1底端分别设有一与中空部11相通之中央通孔13与至少一个以上的透孔14,所述的筒体1外围壁面是具有数止滑条15(如图2所示);一较长圆柱状母刷2,其顶端开设有一槽口20,末端并形成卡掣头21,当所述的卡掣头21往上伸入中央通孔13(如图3所示),所述的卡掣头21是通过槽口20会先压掣卡掣头21内缩,待穿过中央通孔13,所述的卡掣头21不再受压掣力时,即能通过挠性使卡掣头21回复原状,并定位于筒体1底端之中央通孔13上;一较短圆锥状子刷3,其中段处与顶部分别形成外螺纹31与握柄32,通过外螺纹31螺合在内螺纹12,以使子刷3螺固在筒体1并收藏在中空部11内(如图3所示),而位于外螺纹31上方是开设有数通孔33。
其次,当本实用新型不使用时,筒体1底端结合有母刷2,而其中空部11则收藏有子刷3通过握柄32所开设的吊孔321,可供本实用新型吊挂在适当场所,以方便于随时拿取使用,且子、母刷永远保持结合在一起,不致有遗失的情形发生。若欲使用刷洗奶瓶与奶嘴时,则将手握住筒体1,而以母刷2刷洗奶瓶,此时所述的止滑条15是抵触手掌,令手掌握持筒体1还为稳固牢靠而不会滑落。另当使用子刷3时,再以手握握柄32予以旋转子刷3,令外螺纹31退离内螺纹12,子刷3即能被取出筒体1,并以手握住握柄32,而能利用子刷3洗刷奶嘴,当洗净奶嘴时,再将子刷3螺合收藏在筒体1的中空部11内,而此时子刷3残留的水份则会向下掉落而由透孔14排出(如图3所示),且所述的透孔14同时可供空气进入与上端通孔33对流,以便能干燥子刷3,防止子刷3潮湿发霉衍生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宝驎,未经陆宝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80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热轧不锈钢带轧制划伤的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振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