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力泵船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8213.8 | 申请日: | 200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35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广 |
主分类号: | H02K41/02 | 分类号: | H02K41/02;B63H11/06;B63H21/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9北京市海淀区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力泵 | ||
1.一种磁力泵船,其特征是:用永磁体营建聚磁强磁场,并垂直于该磁场设置电场,磁场的永磁体及导磁体与电场的电极板组成一个流体通道,此通道外接前后管道后作为一种磁力泵与船体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泵船,其特征是:(1)为船体,(2)为船壳,其余为下述磁力泵:
在导磁性长方体或正方体(12)的三侧面组结三个同性极相聚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形永磁体(6)、(8)、(11)以形成聚磁磁场,实线箭头所示为所述永磁体的磁化方向;在导磁性长方体或正方体(17)的三侧面组结三个同性极相聚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形永磁体(15)、(18)、(20)以形成聚磁磁场,相聚的极性与永磁体(6)、(8)、(11)相聚的极性相反;
在导磁性长方体或正方体(23)的三侧面组结三个同性极相聚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形永磁体(20)、(22)、(47)以形成聚磁磁场;在导磁性长方体或正方体(30)的三侧面组结三个同性极相聚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形永磁体(26)、(31)、(33)以形成聚磁磁场,相聚的极性与永磁体(20)、(22)、(47)相聚的极性相反;
(13)、(14)、(24)、(25)为电场的极板,电场的电力线与所述聚磁磁场的磁力线相垂直,极板(13)、(14)、(24)及(25)的左右端面在与它们上下相邻的永磁体的中性面所在平面的附近,并平行于此平面;
永磁体(4)、(8)、(18)、(33)、(34)、(37)、(39)、(43)、(47)、(49)、(50)、(53)、(56)、(58)、(62)、(66)、(67)、(68),导磁体(35)、(40)、(48)、(51)、(59)、(65)、(70)、(71),电极极板(16)、(36)、(45)、(46)、(60)、(64),它们的组结方法同上所述;
所述的永磁体、导磁体及电极极板固定在非磁性绝缘固定板(72)和(73)上,所述的永磁体、导磁体、电极极板及非磁性绝缘固定板(72)和(73)围成两个矩形流体通道;
导磁板(3)紧贴永磁体(4)、(6)及(66)的下端面,导磁板(29)紧贴永磁体(31)、(34)及(39)的上端面,导磁板(10)紧贴永磁体(11)的右端面,导磁板(27)紧贴永磁体(26)的右端面,导磁板(42)紧贴永磁体(43)的左端面,导磁板(61)紧贴永磁体(62)的左端面,导磁板(3)与导磁板(10)、(61)联结,导磁板(29)与导磁板(27)、(42)联结,导磁体(21)紧贴永磁体(15)及(22)的右端面,导磁体(57)紧贴永磁体(50)及(58)的左端面,导磁板(3)、(10)、(27)、(29)、(42)、(61)及导磁体(21)、(57)均与固定板(72)和(73)固定,非磁性材料构件(5)、(7)、(19)、(52)、(28)、(32)、(38)、(41)、(54)、(55)、(63)、(69)挤塞在所述永磁体及导磁板或导磁体之空格之中;
非磁性管道(44)与导磁板(42)、(61)及非磁性固定板(72)、(73)固结,非磁性管道(9)与导磁板(10)、(27)及非磁性固定板(72)、(73)固结;
所述磁力泵流体通道内壁采用耐腐蚀耐磨的表面处理工艺,如镍磷非晶镀技术等进行处理,或者打衬耐腐蚀耐磨的薄板材料;
所述磁力泵与船体(1)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永磁体、导磁体、电极板、非磁性材料构件的数量及各自的尺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广,未经刘新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82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设备和便携式电子系统
- 下一篇:非驱动轮自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