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碱性二次镍电池极片钢带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8377.0 | 申请日: | 200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4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汪鲁建;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80 | 分类号: | H01M4/80;H01M4/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桐;徐曾美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碱性 二次 电池 极片钢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的极片钢带,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碱性二次镍电池极片钢带。
背景技术
目前在碱性二次镍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正极片的加工过程是将配置的正极浆料通过拉浆或涂片填充在带有许多小孔的泡沫镍网上,然后进行烘烤、压片、裁片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泡沫镍网具有均匀、密实且相互连接的空间和通道,是正极浆料的理想填充载体。但是该材料也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1)因为泡沫镍的状态为纤维状,镍丝之间的接触电阻偏大(即内阻较大),电池经过大电流循环放电后,部分镍丝之间的接触会遭受破坏,影响电池大电流放电的循环寿命;(2)由于镍价不断上涨,因此增加了电池极片的成本。
如今,市场上也有一系列用于取代泡沫镍网的钢带,如公开号为CN1310487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极板穿孔钢带,带面上具有冲压穿孔,带上所有穿孔的孔边设有毛刺,所述毛刺间隔地在所述穿孔钢带的两侧面上分布。但是,这种极片钢带的缺点在于:当这种极片拉浆烘烤后,在压片过程中会出现“毛刺闭合”,即孔边的所述毛刺将孔闭合,从而使极片钢带的附料性能大大降低,使得原先附在钢带两面的浆料出现大面积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碱性二次镍电池极片钢带的附料性能差、内阻大和成本较高的缺点,提供一种附料性能好、内阻小和成本较低的碱性二次镍电池极片钢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碱性二次镍电池极片钢带的基体3上设有孔1,其中,至少部分所述孔1设有沿着所述孔1的周缘向所述基体3的一侧突出的至少两个翻棱边21,所述翻棱边21与所述基体3之间的夹角a为小于等于90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碱性二次镍电池极片钢带的翻棱边21使所述极片钢带形成了三维结构,有效提高了极片钢带的附料性能;在拉浆过程中,电池正/负极浆料与所述极片钢带有机地结合,然后通过辊压,极片上的正/负极浆料在所述三维结构的极片上形成有机的整体,由于所述翻棱边21与所述基体3之间的夹角a为小于等于90度,因而在辊压过程中所述翻棱边21不会闭合所述孔1,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电池的集流效果,降低了电池的内阻;且所述极片钢带由钢制成,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碱性二次镍电池极片钢带的单位孔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碱性二次镍电池极片钢带的剖视图;
图3和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碱性二次镍电池极片钢带的孔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根据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碱性二次镍电池极片钢带的基体3上设有孔1,其中,至少部分所述孔1设有沿着所述孔1的周缘向所述基体3的一侧突出的至少两个翻棱边21,所述翻棱边21与所述基体3之间的夹角a为小于等于90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碱性二次镍电池极片钢带的翻棱边21使所述极片钢带形成了三维结构,有效提高了极片钢带的附料性能;在拉浆过程中,电池正/负极浆料与所述极片钢带有机地结合,然后通过辊压,极片上的正/负极浆料在所述三维结构的极片上形成有机的整体,由于所述翻棱边21与所述基体3之间的夹角a为小于等于90度,因而在辊压过程中所述翻棱边21不会闭合所述孔1,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电池的集流效果,降低了电池的内阻;且所述极片钢带由钢制成,成本较低。
所述碱性二次镍电池极片钢带上的孔1和翻棱边21可以通过冲压形成,所述翻棱边21的高度可以为0.2mm-0.3mm。可以仅形成向所述基体3的一侧突出的翻棱边21,还可以形成向所述基体3的另一侧突出的翻棱边21。优选情况下,至少部分所述孔1还设有沿着所述孔1的周缘向所述基体3的另一侧突出的至少两个翻棱边21。从而可以进一步加强所述极片钢带的附料性能。
所述翻棱边21与所述基体3之间的夹角a优选为72度-88度,最优为85度。
可以将极片钢带上的所有孔1都冲压形成翻棱边21,也可以仅将其中一部分孔1冲压形成翻棱边21。优选情况下,每个孔1都设有沿着所述孔1的周缘向基体3的一侧突出的至少两个翻棱边21和沿着所述孔1的周缘向基体3的另一侧突出的至少两个翻棱边21。从而可以进一步加强所述极片钢带的附料性能。
所述孔1可以为任何形状,如圆形、三角形、矩形等,优选情况下,所述孔1为圆形或正多边形,所述翻棱边21设在所述圆形孔1的圆周上或所述正多边形孔1的边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所述孔1的形状,圆形孔易于加工,而正多边形孔所形成的极片钢带的空隙率比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83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