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8391.0 | 申请日: | 200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4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简敏隆;朱炳全;高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R9/00;H01R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518110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包含防护装置而能增强稳定及抵持电池的接触力且有效提升传导电能的电池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池连接器通常是多数个电性端子装置于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并借由一夹持框架将装有电性端子的绝缘本体固定于电路板上,且该电性端子自收容空间的开口凸伸出接触部并与相应的电池抵接,如CN 2,679,862Y中国专利所揭露的。
由于此类电子产品的电性端子需长时间与电池抵接,仅依靠电性端子的弹性来抵持电池、传导电能并达到稳固的抵持电池的接触力的状态,就必须选用特别优质的端子材料,如此一来虽能符合使用需求却会增加材料成本。
再者,电池长时间抵持于电性端子,若使用者不当使用时,易造成电性端子的弹性疲乏或产生永久形变的现象,如此将无法保证有效的电能传导,特别是行动电话当不慎跌落在地或者因其它原因引起的震荡而造成手机的瞬间断电等情形,更将损及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包含防护装置而能增强及稳定抵持电池的接触力且有效提升传导电能的电池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能避免电性端子过早产生弹性疲乏或产生永久形变的情形,从而延长电子产品使用寿命的电池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连接器,用于安装在一电路板上,包括一绝缘本体、多数个电性端子及一防护装置。
该绝缘本体,包括前表面、一后表面,一上表面、一底表面及相对的两侧表面,由前表面向后表面延伸并贯穿底表面设有多数个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于前表面具有开口,该开口外围设有阻挡部,各收容空间由该底表面向上表面方向设有固定槽,该底表面另可包含多数个定位柱,且该侧表面另可包含可与该防护装置相卡合的斧形卡点。
多数个电性端子,装置于该收容空间中,包括一接触部、一固定部及连接于该接触部和固定部的一连接部,该接触部凸伸出该绝缘本体的前表面的开口并其末端位于该收容空间中且具有可抵持该阻挡部的抵止部,该固定部自底表面插置于固定槽,其上并可包含凸剌并干涉固定于固定槽中,在该固定部末端垂直延伸有一焊接部,其是平行于电路板并可与电路板电性导通,该连接部略呈S形,且装置于收容空间之内。
该防护装置是由金属板材成型,包覆于绝缘本体上表面和相对两侧表面,包括一基本部和垂直连接于其两侧的侧板部,该侧板部延伸出一插置部和一防护部,该防护部是相邻于该绝缘本体侧表面并凸出前表面,包括一抵触部和一连接该抵触部与侧板部的弹性部,该抵触部呈弧形并具有一接触面,且该抵触部向内设有可增加接触面宽度的一弧形肋,该弹性部略呈L形并是由侧板部的末段向前垂直延伸的机构。该侧板部另可挖设卡扣孔而可与斧形卡点相卡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可实现增强及稳定抵持电池之接触力且有效提升传导电能的电池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性端子的立体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的立体图,其中该抵触部为弧形;
图5B是第5A图中抵触部增设的弧形肋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电池连接器 10-绝缘本体
11-前表面 111-开口
12-后表面 13-上表面
14-底表面 142-定位柱
15-侧表面 151-斧形卡点
16-收容空间 161-阻挡部
162-固定槽 20-电性端子
21-接触部 211-抵止部
22-固定部 221-凸剌
23-连接部 24-焊接部
30-防护装置 31-基本部
32-侧板部 321-卡扣孔
33-插置部 34-防护部
341-抵触部 3411-接触面
3412-弧形肋 342-弹性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8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旋钮
- 下一篇:适用于无线终端的拉杆天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