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排式油烟收集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8691.9 | 申请日: | 200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3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田吉传;韩放龙;俞建福;莫水祥;陈洁峰;董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富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德胜 |
地址: | 31545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排式 油烟 收集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厨房除油烟系统,更特别的涉及一种方便组合、能有效排除油烟的上排式油烟收集器。
二、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家庭厨房除油烟系统,通常以吸排油烟机为主,基本上安装在厨房灶台的上方,其不足之处是灶台与吸排油烟机吸口的距离较远,油烟在溢出锅面后迅速扩散,降低了除油烟效果。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方便组合、结构合理,能有效排除油烟的上排式油烟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以及其他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描述和说明来进一步体现和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上排式油烟收集器,包括集风槽组件、油烟分离器、风机和排烟管道,其中所述的集风槽组件安置于灶台壁面,集风槽组件的入风口向下,并且为扁长槽形,进烟道中的烟自下往上排出,从集风槽组件的入风口下端至灶台面的距离为15-35厘米,可以选择的是从集风槽组件的入风口下端至灶台面的距离为20-30厘米,经过无数次实验证明,在该高度时能排除99-100%的油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排式油烟收集器中,集风槽组件的上端为导风板,导风板可以上下旋转或固定,最大旋转角度为90度,导风板正好盖住油烟的扩散面,内侧为进烟道和进风口。在集风槽组件入风口上方有导流板,在集风槽组件的下方设置有集油盒,接收从吸附于导流板上流下的废油。在集风槽组件内还有气流导流板,进一步的,该些气流导流板可以安装在进烟道内,进烟道的形状为“U”型腔、三角型腔或矩形腔之一。
在本实用新型中,集风槽组件与油烟分离器连接,风机分别与油烟分离器和排烟管道连接,在油烟分离器的末端设置有油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排式油烟收集器中,所述油烟分离器的结构可为气旋式分离器、海帕吸附分离器、网筛式分离器、离心压差分离器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所采用的油烟分离器可参考本申请同日申请的题目为“油烟分离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在此列入参考。所述的风机安装在灶台的上方或侧壁,所述的风机排风末端管路有烟道关闭装置或不安装烟道关闭装置。
风机(功率200-700瓦)为油烟收集提供空气原动力,风机开启后,使集风槽组件内的空气被抽走,进一步在集风槽的入风口处与导风板之间形成负压带,进一步形成瀑布式气流,使烹饪油烟在未扩散之前直接被瀑布式气流带走。油烟进入集风槽组件,进一步到油烟分离器进行脱油处理,废油收集于油杯中。另一方面,已脱油的气流经风机的排风口,经排烟管道排到室外或公共烟道。
在本实用新型中,各部件的连接、操作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公知的方法和结构来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下排式油烟收集器能方便组合,极有效地排除油烟,能够解决油烟机遮挡视线、与上排厨柜不兼容的问题,使整体厨房更加清洁。
以下通过附图及其说明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排式油烟收集器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排式油烟收集器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排式油烟收集器立体示意图。
在图1至图2中,符号1代表入风口,符号2代表导风板,符号3代表气流导流板,符号4代表油烟分离器,符号5代表集油盒,符号6代表排烟管道,符号7代表风机,符号8代表操作开关,符号9代表油杯,符号10代表导流板,符号11代表进烟道,符号12代表集风槽组件。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排式油烟收集器,包括集风槽组件12、油烟分离器4、风机7和排烟管道6,其中所述的集风槽组件12安置于灶台壁面,集风槽组件12的入风口1向下,并且为扁长槽形(其长度大于等于灶台的宽度),进烟道11中的烟自下往上排出,从集风槽组件12的入风口1下端至灶台面的距离为20-30厘米(与风机功率成正比,最好为26厘米,风机功率500瓦),经过无数次实验证明,在该高度时能排除99-100%的油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排式油烟收集器中,集风槽组件12的上端为导风板2,导风板2可以上下旋转或固定,最大旋转角度为90度(依需要而定),导风板2正好盖住油烟的扩散面,左侧为进烟道11和入风口1。在集风槽组件入风口1上方有导流板10,在集风槽组件11的下方设置有集油盒5,接收从吸附于导流板10上流下的废油。在集风槽组件内还有气流导流板3,气流导流板3是按一定距离设计的,进一步的,该些气流导流板3安装在进烟道11内,进烟道11的形状为“U”型腔。
在本实用新型中,集风槽组件12的出风管道与油烟分离器4的入口相接,风机7的进风接口与油烟分离器4的末端连接,在油烟分离器4的末端设置有油杯9。风机7的出风接口与排烟管道6连接,排烟管道6的末端与外界相通,排烟管道6也可与公共烟通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富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富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86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EDI电去离子渗析器
- 下一篇:通气管材清洗消毒、吹干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