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规格组合式蜂窝陶瓷蓄热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8755.5 | 申请日: | 2007-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27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林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市威克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7/02 | 分类号: | F28D17/02;F28D20/00;F23M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2102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规格 组合式 蜂窝 陶瓷 蓄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规格组合式蜂窝陶瓷蓄热体。
背景技术:
蜂窝陶瓷蓄热体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工业陶瓷新产品,具有低热膨胀系数、表面积大、热稳定性好,气孔率高、气流阻力小、耐腐蚀、耐高温等优良特性,作为热交换介质,蜂窝陶瓷蓄热体在钢铁、机械、建材、石化、有机金属冶炼等行业的各种推钢式加热炉、步进式加热炉、热处理炉、锻造炉、溶化炉、均热炉、辐射管燃烧器、罩式炉等设备中得到应用,由于受到生产设备的限制,只能生产截面为100×100mm、150×150mm等小规格蜂窝陶瓷蓄热体,要生产截面为225×225mm以上的大规格蜂窝陶瓷蓄热体,需要配备大型真空练泥机、大吨位液压挤出成型机和大功率微波干燥炉等先进的生产设备,导致大规格蜂窝陶瓷蓄热体的生产成本高,影响了蜂窝陶瓷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省、生产成本低的大规格组合式蜂窝陶瓷蓄热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选用小型的蜂窝陶瓷生产设备,并经烧制工艺制成小规格蜂窝陶瓷单元蓄热体,蜂窝陶瓷单元蓄热体的外形呈正方体、长方体或扇形体;在蜂窝陶瓷单元蓄热体的截面上设有纵向规则排列的蜂窝状通孔;采用耐温无机粘结剂,将多块蜂窝陶瓷单元蓄热体粘结组合成更大规格的蜂窝陶瓷蓄热体;组合方式可以采用平面组合,也可以采用槽形组合;组合后的蜂窝陶瓷蓄热体的外形呈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或扇形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组合后的大规格蜂窝陶瓷蓄热体有通孔的端面上设置1-4个凹槽,使安装后上下层的蜂窝陶瓷蓄热体之间留有空隙形成混风区,有助于温度的均匀和降低气流阻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小块的蜂窝陶瓷蓄热体粘结组合而成,仅需小型的生产设备和简单的成型模具即可生产,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2、由于在本实用新型有通孔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能够降低气流阻力,有助于提高热效率。
3、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规格尺寸大,在搬运、安装或更换蓄热体时,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示意图。
图中,1为蜂窝状通孔,2为耐温无机粘结剂,3为蜂窝陶瓷单元蓄热体,4为端面上的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组合式蜂窝陶瓷蓄热体是由多块蜂窝陶瓷单元蓄热体3通过耐温无机粘结剂2粘结组合而成,其外形呈长方体,也可为正方形、圆柱体或扇形体,在组合式蜂窝陶瓷蓄热体的截面上设有纵向规则排列的蜂窝状通孔1,并在有通孔的端面上设置1-4个凹槽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威克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宁德市威克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87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质复底锅
- 下一篇:太阳能汽车温度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