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箱节水阀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8895.2 | 申请日: | 200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99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姚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文伟 |
主分类号: | E03D1/34 | 分类号: | E03D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4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节水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关闭和开通储水容器泄水管路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便器水箱冲水阀门有三个缺陷:一是开通一次定量泄水,造成用不了这么多水也要泄这么多水,或一次泄水不够要二次定量泄水,造成浪费;二是阀体有空气囊,开通后浮游在水中,等水箱水放完后才能关闭,浪费水;三是开通时阀体向上行程过大,阀体受泄水涡流旋转力作用,偏离设定的运行轨迹,关闭不及时不严密,浪费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做到每次使用都能根据实际需要只放需要的水量的水箱节水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水箱节水阀门,包括阀座、泄水阀和定高梁,所述泄水阀的重量大于与其体积相同的水的重量,包括平板圆杯、阀盖或有通气孔的阀盖或圆筒、半球形阀囊或底部开口的半球形阀囊、阀臂,所述阀座为漏斗形,漏斗端口处逐渐变薄,成山形,在漏斗下方设置有与溢水管连接的通孔,所述定距梁,一端有开口的箍,夹在溢水管上,另一端有穿过重力件的圆形导孔或扁形导孔。
所述平板圆环的下面连接有底部开口的半球形阀囊,阀囊上方接近平板圆环处有通气孔。
所述平板圆环的下面连接有半球形阀囊。
所述平板圆环上面连接有半球形的阀盖,阀盖顶部有阀环,阀环与受力件拉绳连接。
所述平板圆环的上面连接有阀盖,或有通水孔的阀盖,阀盖中心设置有与顶部垂直的受力件阀把。
所述平板圆环的边缘有两条阀臂,该阀臂通过轴与溢水管连接。
所述定距梁的一端有穿过受力件拉绳的扁形导孔或穿过受力件阀把的圆形导孔,另一端为开口的箍,夹住溢水管,由螺栓固定在溢水管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箱节水阀门,澄清了一个认为“大水箱浪费水,小水箱节约水”的错误观念,做到了“需要多少水就放多少水”,就不会浪费水;相反本装置安装在大水箱上,由于水位高、冲力大,比小水箱更节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箱节水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箱节水阀门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箱节水阀门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电图,表示对图1所示的泄水阀的一种改进。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箱节水阀门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表示对图2所示的泄水阀的一种改进。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箱节水阀门的泄水阀行程和出水量的分析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箱节水阀门,其拉绳与圆筒上小孔连接的泄水阀行程和出水量的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箱节水阀门,包括阀座(10)、泄水阀(1)和定距梁(11)。所述泄水阀一般用橡胶制作,包括平板圆环(2)和与其连接的阀囊、半球形阀盖。在阀盖顶部垂直地安装阀把(6),阀把穿过安装在溢水管(12)上的定距梁的圆形导孔(7)。
所述阀座为漏斗形,在漏斗下方设置有与溢水管(12)连接的通孔。在漏斗端口处逐渐变薄,成山形,与泄水阀的平板圆环(2)配合;当平板圆环与阀座的漏斗形端口闭合,管路被关闭。
所述定距梁(11)一端有穿过受力件的导孔,另一端为开口的箍,夹住溢水管(12),用螺栓固定在溢水管上。松开螺栓定距梁可在溢水管上下移动,把开通时泄水阀行程(S)设置在既小又合理的位置上。图1-图4所示的技术是开通时泄水阀的垂直行程(s)等于泄水阀半球形阀囊的外径R。图4所示的方案是拉绳(13)与圆筒小孔(16)连接时,小孔上方圆筒端面点重直行程(S’),S’=S+偏转修正值。装配时,行程S允许有上公差0.5cm,不得有下公差。
参见图1、图3,所述受力件为阀把(6),垂直地安装在阀盖顶部,一般用铜制作。
参见图2,所述受力件为拉绳(13),拉绳与泄水阀阀盖上部的阀环(17)连接。
参见图4,所述受力件为拉绳(13),拉绳与圆筒(15)上的小孔(16)连接。
参见图2、图4,所述平板圆环(2)有两条阀臂(7),一般用橡胶制成,该阀臂通过轴(8)与溢水管连接,泄水阀(1)开通时,绕轴转动。
参见图1、图2,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平板圆环(2)下面连接有底部开口的半球形阀囊(33),在阀囊上方贴近平板圆环(2)处有通气孔(18),泄水阀(1)埋在水中时,阀囊内空气从通气孔流出,成为水囊。
参见图3、图4,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平板圆环(2),下面连接有半球形囊(3),埋在水中,水从囊口或阀盖上的通水孔(5)流入,成为水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文伟,未经姚文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88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胎心仪
- 下一篇:蛋品连续自动分级机中的强制落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