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玉米剥皮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9121.1 | 申请日: | 200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59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谭振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A01F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132400吉林省桦甸市经***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剥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确切地说是一种在玉米摘穗后进行剥皮作业的玉米剥皮机。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地区的农民仍采用手工方法来去除玉米皮,不仅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对此,市场上便出现了对辊式玉米剥皮机,它主要由机架、剥皮机构和传动机构组成,其中剥皮机构由两种不同结构形式的剥皮辊组成,即铁辊和胶面辊,通过一对齿轮实现相向旋转,完成剥皮作业。该种结构的剥皮机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但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现有机型下料时间太长,手可以接触到铁辊或胶面辊;
2)传统胶面辊一次性硫化成形,不耐用、成本高、浪费资源,且不能周期性拔开玉米皮;
3)玉米胡子和玉米叶缠绕轴承导致轴承过热烧坏,严重时会烧坏电机;
4)胶面辊压簧压力不足,导致扒皮率下降;
5)玉米扒完皮后,只能利用人工输送至粮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对辊式玉米剥皮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玉米剥皮机,包括机架、机壳、投料斗、电动机、螺旋辊、螺旋胶辊、甩叶轴及输送机,所述螺旋辊、螺旋胶辊和甩叶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并倾斜布置,其中螺旋胶辊位于螺旋辊的两侧并通过弹性机构压向螺旋辊,甩叶轴位于螺旋辊的下方,所述电动机设置在机架下方,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螺旋辊、螺旋胶辊和甩叶轴旋转,所述输送机设置在出料口处,与甩叶轴前端传动连接。
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支臂和弹簧,支臂呈折弯状并在折弯处通过转轴与机架转动连接,其下端通过弹簧与机架相连接,上端与螺旋胶辊的转轴相连接。
所述螺旋胶辊带有若干条螺旋线。
所述螺旋胶辊由辊轴及套装在辊轴上的多层圆环形胶片组成。
所述圆环形胶片由废旧轮胎冲压而成。
所述螺旋辊、螺旋胶辊和甩叶轴两端的转轴均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的轴承座上,轴承座为一次浇铸轴承座,其内设有阶梯形轴承安装孔。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动机槽轮、甩叶轴带轮及螺旋辊带轮,电动机槽轮通过皮带与甩叶轴带轮传动连接,甩叶轴带轮的同轴带轮又通过皮带与螺旋辊带轮传动连接,螺旋辊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所述输送机为皮带式输送机。
所述甩叶轴下方设有筛网。
所述螺旋辊、螺旋胶辊上方设有分流箱。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玉米剥皮机相比,进一步精简了结构,并对各主要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连接关系进行了重新布局,具有结构简单、剥批效率高、性能安全可靠等优点。此外,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弹性支臂结构来压紧螺旋胶辊,根据杠杆原理可以增加压力,同时可以不停机调整弹簧压力。
2)螺旋胶辊是利用废旧轮胎制成并带有若干条螺旋线,不仅可以废物利用,且可以长时间拨开玉米皮,同时能帮助螺旋轴推进,加快玉米行走速度;
3)轴承座一次浇铸成型,具有很高的强度,先装轴承座后上轴承,可以解决玉米胡子缠绕轴承导致轴承过热烧坏的问题;
4)输送机可以将扒完的玉米直接传送到指定地点,减少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机架 2——机壳
3——投料斗 4——电动机
5——螺旋辊 6——螺旋胶辊
7——甩叶轴 8——输送机
9——支臂 10——弹簧
11——轴承座 12——轴承安装孔
13——电动机槽轮 14——甩叶轴带轮
15——同轴带轮 16——螺旋辊带轮
17——齿轮 18——分流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未经张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9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