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堆叠式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9816.X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01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余宏基;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8 | 分类号: | H01R13/518;H01R13/648;H01R25/00;H01R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叠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堆叠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充分、有效利用电器产品的内部空间,或有效利用电路板上对应的布线及空间,堆叠式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以适应这种需求,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504064号及第417850号所揭示的电连接器。第504064号专利公开了一种两垂直USB连接器水平(左右)排列;第417850号专利公开了三连接器垂直(上下)堆叠的结构。前述两种堆叠的类型均可减少其在电路板上占用的空间,也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堆叠方式。目前,随着电子器件的小型化及功能的复杂化,需要更多连接器堆叠与一起,且同时须满足较少占用空间。当然要满足上述要求,不仅仅是简单上下或左右堆叠的问题,需要设计者在考量各种因素的情况下设计出对应的产品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有效减少占用空间的堆叠式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堆叠式连接器,其具有可收容对接连接器的第一、第二、第三收容腔,第一、第二收容腔是水平形态,第三收容腔是垂直形态,其中第一、第二收容腔是上下堆叠设置,第三收容腔是位于第一、第二收容腔的一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堆叠式连接器可有效减少其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堆叠式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堆叠式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堆叠式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堆叠式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堆叠式连接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是一由三个单独连接器1、2、3堆叠于一起的堆叠式连接器100。第一、第二连接器1、2均为串行先进技术连接(ESATA,External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连接器,该两连接器分别具有一水平设置的纵长舌板11、21,即该两连接器均为水平形态,且该两连接器上下堆叠设置。第三连接器3为一垂直形态的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连接器,其包括有一垂直设置的纵长舌板31,该连接器排列于上下堆叠的第一、第二连接器的左侧。因USB、ESATA连接器均为目前现有连接器,在图面中均未具体显示端子等细部结构。本实施例是由三单独连接器堆叠于一起,然后在外面包围一遮蔽壳体18。当然,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比如第一、第二、第三连接器不是单独形成,而是其中两个或者三个由塑胶一体成型,即业界人士熟悉的绝缘本体是一体成型的,然后再设置遮蔽壳体或遮蔽片。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平、垂直概念时均相对于电路板而言。堆叠式连接器100形成水平的可收容对接ESATA插头连接器的第一收容腔12、第二收容腔22及垂直的可收容对接USB插头连接器的第三收容腔32。第一、第二收容腔是上下对齐排列。
图3显示了第二实施例的堆叠式连接器200,其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仅第三连接器3(即垂直的USB连接器)是水平地抵靠于第一、第二连接器1、2的右侧。
图4显示了第三实施例的堆叠式连接器300,其由三个单独连接器堆叠于一起。第一连接器4为ESATA连接器;第二连接器5为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连接器,其包括一水平设置的纵长舌板51;第三连接器3为一垂直设置的USB连接器。第一、第二连接器4、5上下堆叠,第三连接器3则设置于第一、第二连接器4、5的右侧。当然也可设置于第一、第二连接器的左侧,或者如图5所示的第四实施例,在第一、第二连接器4、5的两侧均设有第三连接器3。
图6显示了第五实施例的堆叠式连接器500,其包括三连接器,第一连接器为水平形态的ESATA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为水平形态的模组连接器(ModularJack),第三连接器为垂直形态的USB连接器。三连接器分别形成可接受对接插头连接器的第一、第二、第三收容腔62、72、32,其中第一、第二收容腔62、72是水平形态,且呈上下排列,第三收容腔32是垂直形态,位于第一、第二收容腔的左侧。
上述五个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思想,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为其他方式,比如第一、第二、第三连接器可以为显示接口(DisplayPort)连接器或其他;第一、第二、三连接器的组合也可以为其他,比如将图6的堆叠式连接器设置成Modular Jack在上,ESATA连接器在下;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98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