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31359.8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24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朱自强;王陈喜;薛章兰;韩洪强;胡伦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648;H01R4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可以传输较大电流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阅2002年11月6日公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CN 2520034号,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电连接器后端设有封闭的遮蔽壳体,所述导电端子收容于遮蔽体体内,可有效保护导电端子。但是,该电连接器如果要求传输较大电流时,导电端子包裹于封闭的遮蔽壳体内无法将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到空气中,会致使电连接器受热发生变形。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克服上述缺陷的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及时散发导电端子所产生的热量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其中,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延伸的遮蔽部,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固持于基部上的固持部及分别自固持部两端延伸的接触部和弯折部,所述接触部为柱状结构,所述遮蔽部设有镂空的收容腔,所述导电端子的弯折部暴露在收容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连接器基部上设置用于遮蔽导电端子的遮蔽部,导电端子暴露于遮蔽部镂空的收容腔内,如此设置,一方面保护了导电端子,且导电端子产生的热量可通过镂空的收容腔及时散发到空气中,保护了电连接器不至于温度过高而发生受热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分离出定位座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可传输较大电流的电连接器1,所述电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2、收容在绝缘本体2内的导电端子3、安装于绝缘本体2上的遮蔽壳体4以及用于锁合绝缘本体2与遮蔽壳体4的螺钉5和锁合套6。
请参阅图4至图5所示,所述绝缘本体2包括基部20、自基部20下端垂直向后延伸的安装部21以及自基部20向后延伸且连接安装部21的遮蔽部22。所述基部20包括设于前部的插接面200及自插接面200中央凸伸的梯形凸块202,所述凸块202上端大下端小,以确保与对应插头(未图示)正确插接。凸块202垂直向后凹陷形成贯穿整个基部20的圆形安装孔2020,凸块202的两侧各设有贯穿的圆形收容孔201,所述安装孔2020与收容孔201均用以收容导电端子3,基部20的两端设有贯穿的用以收容螺钉5和锁合套6的圆形锁合孔203,所述基部20在锁合孔203的后端还凹设有矩形的沉孔2030。所述安装部21下表面为所述电连接器1与相应电路板安装的安装面210,安装部21的两端设有贯穿的装配孔211。所述遮蔽部22位于基部20的后侧,其仅由基部20垂直向后延伸的顶壁220以及位于顶壁220两侧连接基部20与顶壁220的两侧壁221围成。所述电连接器1包括位于遮蔽部22末端并与插接面200相对的后表面(未标号),所述遮蔽部22即贯穿电连接器1后表面形成一个敞开向电连接器外部的收容腔222,所述收容腔222向下贯穿安装部21的安装面210,位于两侧壁221的内表面下缘自安装面210分别向上凹陷形成有一个定位凹槽2220,所述定位凹槽2220与收容腔222连通,位于两侧壁221下缘的定位凹槽2220两侧还凸伸有楔形的卡勾2221。所述绝缘本体2还包括一个安装于收容腔222下方的定位座23,所述定位座23上设有三个贯穿且等距排开的用于固定导电端子3尾部的圆形定位孔230,定位座23的两端分别向外凸伸有一个定位凸块231,所述定位凸块231收容于收容腔222的定位凹槽2220内,而所述定位座23的底面232卡持于卡勾2221之上,如此,定位座23即可稳固定位于绝缘本体2上。
所述遮蔽壳体4包括贴置于基部20插接面200上的板体40以及自板体40向前凸伸的D型突起部41,所述突起部41中空形成一个收容空间42,在板体40的两端设有用于贯穿螺钉5与锁合套6的穿孔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1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