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十字交叉极化耦合振子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31535.8 | 申请日: | 200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23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马亮;俞志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捷士通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00 | 分类号: | H01Q11/00;H01Q1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11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十字 交叉 极化 耦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天线的十字交叉极化耦合振子。
背景技术
十字交叉极化耦合振子在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天线中主要是产生信号与接收信号的作用。目前十字交叉极化耦合振子结构图见图1。图1为十字交叉极化耦合振子结构图,由四个振子单元片组成,分别为振子单元片11、振子单元片12、振子单元片13、振子单元片14,各振子单元片分别与振子底盘5焊接组成完整的十字交叉极化耦合振子。现有的这种十字交叉极化耦合振子有以下四个缺点:1)此种方式由于焊接焊点多,容易造成焊接焊点氧化、脱落、尖凸、气孔、针孔、短路、焊点或焊珠等缺陷,会对电气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2)加工装配复杂,不利于批量生产;3)加工原材料多,成本较高;4)加工精度较难控制,因为焊接时工装夹具及人为因素影响产品精度的因素较多,一致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方便,加工精度高,成本低的十字交叉极化耦合振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十字交叉极化耦合振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个振子单元和振子底盘,每个振子单元均由两片振子单元片和反射板组成,两片振子单元片与相应振子底盘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中,每个振子单元均由模具冲压成形,这样十字交叉极化耦合振子的加工精度高,且加工方便,一致性良好。
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两个振子单元片11和振子单元片12及振子13和振子14结合在一起,组成两个两个振子单元,结构强度好;两个振子单元间采用反射板相连,装配方便;加工原材料少,成本低;两个振子单元均采用五金模具冲压成形,加工精度高,且加工方便,一致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十字交叉极化耦合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最佳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十字交叉极化耦合振子包括两个振子单元1和振子底盘5,每个振子单元1均由两片振子单元片3和反射板4组成,两片振子单元片3与振子底盘5连为一体。振子单元片3与振子底盘5可通过螺纹连接。每个振子单元1均由模具冲压成形。
本实用新型结构强度好;两个振子单元间采用反射板相连,装配方便;加工原材料少,成本低;两个振子单元均采用五金模具冲压成形,加工精度高,且加工方便,一致性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捷士通无线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捷士通无线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15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