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振动台组合消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31580.3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3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钟琼华;陆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试验仪器总厂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2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振动 组合 消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试验电动振动台,具体涉及电动振动台中的消磁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振动试验台(简称电动振动台)是一种模拟环境振动的设备,通过振动试验可以评定一个产品的抗振性能,为验证或改进产品质量提供合理依据,因此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船舶、汽车、电子、通讯、家电和仪器仪表等行业。
电动振动台是利用电磁振动原理设计的,其结构主要由台体、磁缸、励磁绕组、动圈、悬挂支承导向装置以及冷却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基本工作原理为:放置在磁缸内的励磁绕组通入直流电产生恒定磁场,带有工作台面和驱动线圈的动圈通有交变电流,将该动圈位于恒定磁场中。由于交变电流与恒定磁场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一随电流大小和方向变化而变化的激振力,推动动圈围绕振动中心来回振动。
现有的电动振动台,其台体8的上端(即设有工作台面3的一端)一般都覆盖有上罩盖4,以上罩盖4将导向装置9封装在内部;工作台面3一般为圆形,其上设有台面螺钉11,在动圈7与台体8的间隙连接有防尘橡胶膜10,结构如附图1所示。上述的电动振动台工作中必有一部分磁场向工作台面泄漏(一般磁场强度在3mT至5mT),通常国家标准规定工作台面上的漏磁量应在5mT以下。对于要求在1mT以下的磁场敏感试件,仍不能满足实际的应用。现广泛采取的降低漏磁的方式是:在台体内部工作台面下方增加消磁线圈1,见附图2,用消磁线圈1产生一与漏磁方向相反的磁场来抵消漏磁,该方法对抵消工作台面垂直方向漏磁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工作台面上的漏磁,但是也存在以下不利之处:因原台体上端漏磁量多,侧向上漏磁量少,增加的消磁线圈产生的磁场从上罩盖4处向台体侧向“溢出”,抵消了侧向漏磁后还有大量剩余成为新漏磁,使台体侧部的漏磁量大幅增加。这些漏磁会干扰周围设备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动振动台组合消磁装置,其目的是要在不影响振动台性能的基础上,在消除台体上方漏磁的同时将台体侧面的漏磁降到最低,避免干扰周围设备的正常工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振动台组合消磁装置,包括设于电动工作台台体内的消磁线圈,还包括上罩盖屏蔽板,该上罩盖屏蔽板覆盖固定于上罩盖上端面及侧向周面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消磁线圈的体积由通过其自身的工作电流而定,由于配合上罩盖屏蔽板使用,故本实用新型的消磁线圈体积要小于以往振动台的消磁线圈。
2、上述方案中,所述上罩盖屏蔽板是指具有屏蔽作用的板体,采用导磁率高、重量轻的材料如铁、矽钢片等制成,最佳是选用厚度为δ0.3~1mm的普通电力变压器用矽钢片,屏蔽性好又质轻。
3、上述方案中,所述上罩盖屏蔽板与工作台上罩盖间以粘合剂粘合固定,这里采用的粘合剂最好是粘合牢度好、不易老化的材料,如环氧树脂。这样使屏蔽板与工作台上罩盖固定成一整体,在高速振动中抖动小。
4、上述方案中,所述上罩盖屏蔽板由多层导磁屏蔽层叠加粘合构成,并且,各相邻导磁屏蔽层之间隔设有橡胶层,起到减振目的。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优点为:本实用新型以上罩盖屏蔽板将上罩盖的上端面及侧向周面均覆盖起来,当电动振动台在工作时,动圈和台体内部有一部分磁场会向工作台面及其侧面泄漏,该漏磁垂直于台面的部分由于消磁线圈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使得台面磁场达到1mT以下;而当该漏磁至上罩盖屏蔽板时,因屏蔽板的导磁率高,磁阻小,漏磁无法穿过屏蔽板,从而减少了穿至工作台周边的漏磁量,使其对周围的影响降到最低。两者配合使用,使得现有的消磁线圈的电流比传统的要小,这样发热量就小很多,产品的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振动台工作台面部分示意图;
附图2为现有技术加消磁线圈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附图4为实施例一台面屏蔽板和上罩盖屏蔽板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5为实施例二台面屏蔽板和上罩盖屏蔽板的剖视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消磁线圈;2、上罩盖屏蔽板;3、工作台面;4、上罩盖;5、橡胶层;6、矽钢片;7、动圈;8、台体;9、导向装置;10、防尘橡胶膜;11、台面螺钉;12、消磁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试验仪器总厂,未经苏州试验仪器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15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杀菌校服
- 下一篇:流体动压型釜用密封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