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型焦专业生产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1587.5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55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善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善堂 |
主分类号: | C10B5/00 | 分类号: | C10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专业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用型焦短流程的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型焦专业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生产型焦设备尚无成熟高效成型设备和专业大型炭化窑。在成型设备上,主要缺少配套的专用高效模具系统,大吨压力机成型模具仍停留在单腔成型技术水平;专业炭化设备上虽出现了斜底窑,但焦坯在动态炭化中存在粘窑和工序间连续性差产量低的缺点,并且炭化必须成型为易滚动或流动的形状,对炭化铸造型焦的使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型焦专业生产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型焦专业生产设备包括专用模具机构和隧道炭化窑。专用模具机构由多腔组合模具、供料车跑道平台、供料车组成。多腔组合模具由多腔组合模套、模具安装支架、出坯器、出坯顶板、模芯座、冲头组成。模具冲头成对焊在安板上并用T型螺栓固定在压力机工作滑块的滑槽上,冲头积料排孔向外,便于排料;其下方为供料车和出坯推爪,在供料车上设有限位滑铁。供料车和出坯推爪位于跑道平台上,供料车跑道平台固定在模具安装支架上,模芯座陷入模具安装支架的下开孔内并用螺栓固定在压力机受力底座上;出坯顶板套入模芯座的芯杆并落在模芯座上面;出坯器也套入模芯座的芯杆落在出坯顶板的上面;多腔组合模套住出坯器落在模具安装支架的上安装板上,并用螺栓固定在模具安装支架上。
隧道炭化窑由隧道、隔墙、过墙火道、隔焰墙、加热烧火箱、隔焰板组成。在隧道的上面为隔焰板,火道的两端为隔焰墙,两隔焰墙中间为隔墙,各隧道之间的隔墙上设有过墙火道。加热烧火箱安装在隧道炭化窑的两侧。在隧道内各墙附有导流辐射墙或导流辐射板。
其有益效果是:采用多腔成型和自动“布料-生坯”机构,可以比单腔成型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生产出具有中间分流孔的型焦;隧道炭化窑则提供了可连续炭化的高产量炭化窑,使型焦生产方法实现规模化生产。其多隧道结构可节省建窑投资,提高热能利用效益,去掉冷却带和预热带不仅改变了传统隧道窑的构造,而且适应炭化工艺的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多腔膜的正视图;
图2是多腔膜的俯视图;
图3是多腔模的左视图;
图4是多腔模的剖面图;
图5是隧道炭化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力机立柱,2.模具冲头,3.压力机工作滑块,4.冲头积料排孔,5.出坯推爪,6.供料车,7.供料车跑道平台,8.模具安装支架,9.出坯顶板,10.压力机受力底座;11.模芯座,12.出坯器,13.多腔组合模,14.出坯顶杆,15.加热烧火箱,16.隔焰板,17.过墙火道,18.隔墙,19.隧道1,20.隧道2,21.隧道3,22.隔焰墙。
具体实施方式
以四腔模为例的具体安装和使用方法:
图1、图2、图3、图4中,模具冲头2成对焊在安板上并用T型螺栓固定在压力机工作滑块3的滑槽上,冲头积料排孔4向外,便于排料;模具安装支架8固定在压力机机体上;模芯座11陷入模具安装支架8(机台板)的下开孔内并用螺栓固定在压力机受力底座10上;出坯顶板14套入模芯座11的芯杆并落在模芯座11上面;出坯器12也套入模芯座11的芯杆落在出坯顶板9的上面;多腔组合模13套住出坯器12落在模具安装支架8(模托板)的上安装板上,并用螺栓固定在模具安装支架8上。供料车跑道平台7用螺栓固定在模具安装支架8上;供料车6放在供料车跑道平台7的上面,供料车6上有限位滑铁,防止供料车6跑动时跑偏。供料车6的驱动可采用液压、气动或钢丝绳、皮带等扰性传动,属于公知技术。
以摩擦压力机为例的工作过程:当压力机工作滑块3上行到近上止点后,供料车6在供料车跑道平台7上前行将料斗内待成型的散料布满多腔组合模13,然后退回到原位。随后,压力机滑块3和模具冲头2下行并多次上下打击模内物料,使之成型;然后,操纵出坯顶杆14离合器使之闭合,带动出坯顶杆14随压力机滑块3同步上行;此时,出坯顶杆14推动出坯顶板9和出坯器12,并把多腔组合模13内已成型的坯体推出模腔;在焦坯被顶出成型模腔后,设在供料车6上的出坯推爪5将坯体推到供料车跑道平台7的前端。以后就是重复上述过程:供料车6在供料车跑道平台7上前行的同时,依靠出坯推爪5将坯体推到供料车跑道平台7的前端,同步将料斗内散料再次布满多腔组合模13。已推到供料车跑道平台7前端的坯体用人工或输送带运离机台进入下道工序,即炭化或氧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善堂,未经陈善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15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用于预灌封疫苗的针头回缩可控式注射器
- 下一篇:一种电子设备的配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