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旋风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31905.8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01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杭德森;易东明;吴英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化集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4C5/085 | 分类号: | B04C5/085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48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旋风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高温旋风除尘器,属于烟尘分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含尘高温烟气需要将烟气中的尘除去以满足工艺或环保要求,旋风除尘器是依靠含尘气体做圆周运动产生的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清除粉尘。旋风除尘器也称之为离心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由壳体(内筒、外筒、锥筒)、灰斗组成。含尘气体从内筒与外筒之间,沿着切线方向进入到除尘器下降到底部。清除的灰尘进入灰斗,净化后的气体从内筒向上排出。为了增加处理风量,旋风除尘器可以两个、四个并联使用。旋风除尘器通常由碳钢或不锈钢制成,但在处理高温高腐含尘气体时,金属的使用就受到了限制,在高温环境中金属的强度、耐腐、耐磨性能显著下降,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改变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克服现有旋风除尘器在高温使用环境下的不足,在旋风除尘器壳体内衬一层耐火砖或耐热耐磨混凝土,高温气体不直接与金属壳体接触,而是与旋风内的耐火衬砖或耐火混凝土接触,这使旋风除尘器的抗腐及抗磨能力大大增强,并使旋风除尘器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在高温条件下,一些需要采用不锈钢旋风除尘器的场合,可以采用普通碳钢内衬耐火砖或耐热混凝土的高温旋风除尘器,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同时,旋风除尘器的制造成本可以降低50%以上,使用寿命提高一倍甚至更长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
高温旋风除尘器,包括旋风除尘器由内筒、外筒、锥筒组成的壳体、灰斗、固定钩钉(或冲压网),其特点是在旋风除尘器壳体内衬耐火砖层或耐热混凝土层,耐火砖层或耐热混凝土层覆盖与高温含尘气体接触的金属内表面,将高温含尘气体与旋风除尘器金属壳体内表面完全隔断。
一般地内衬由耐火砖或耐热耐磨混凝土制成,耐火砖由高铝砖组成,耐热混凝土由低钙铝酸盐混凝土或高铝耐热混凝土组成;内衬耐热混凝土时,采用钩钉或冲压网作为固定结构;耐火砖层或耐热耐磨混凝土层厚度为50~300mm。衬砖前,壳体内壁清理干净后需涂二层石墨粉水玻璃防腐层,其配比。如下:石墨粉(100目)∶水玻璃(42Be)=2.5砌筑完毕。为提高内衬耐火砖或耐热混凝土的表面耐磨性,在耐火砖砌筑或混凝土浇注完备后,在砌体内壁涂刷两遍磷酸盐防磨涂料,磷酸盐防磨涂料配比为:高铝熟料粉100kg,牛皮胶2.5kg,工业磷酸(浓度80%)20kg,水40kg。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除尘器的结构示意简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中,1-灰斗;2-外筒;3-内筒;4-进气口;5-内衬混凝土层;6-钩钉;7-石墨粉水玻璃;8-磷酸盐防磨涂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描述。
图1中普通旋风除尘器在处理高温含尘气体时,气体从内筒3与外筒2之间,沿着切线方向进入到除尘器下降到底部,清除的灰尘进入灰斗1,净化后的气体从内筒3内向上排出,在高温环境中,金属外筒2和内筒3的强度大大降低,在高温烟尘的冲刷下,磨损速度加快,使用寿命缩短。
实施例:
如附图2,图2中高温旋风除尘器,在旋风除尘器壳体内衬一层耐热耐磨混凝土层5,进气时,含尘高温气体直接与旋风内的耐火混凝土层5接触,这使旋风除尘器的外筒2及内筒3不受高温含尘气体的冲刷,同时由于内衬耐热混凝土层5具有隔热保温的作用,使外筒2及内筒3在比处理烟气低得多的温度下工作,并使旋风除尘器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为提高旋风的外筒2及内筒3的防腐性能,衬砖前,壳体内壁清理干净后需涂二层石墨粉水玻璃7防腐层,其配比。如下:石墨粉(100目)∶水玻璃(42Be)=2.5。砌筑完毕,为提高内衬耐火砖或耐热混凝土的表面耐磨性,在耐火砖砌筑或混凝土浇注完备后,在砌体内壁涂刷两遍磷酸盐防磨涂料8,磷酸盐防磨涂料配比为:高铝熟料粉100kg,牛皮胶2.5kg,工业磷酸(浓度80%)20kg,水40kg。
在高温条件下,一些需要采用不锈钢旋风除尘器的场合,可以采用普通碳钢内衬耐火砖或耐热混凝土,耐火砖层或耐热耐磨混凝土层厚度一般为50~300mm。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同时,旋风除尘器的制造成本可以降低50%以上,使用寿命提高一倍甚至更长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化集团研究院,未经南化集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19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相萃取装置及其应用
- 下一篇:用于离岸气体/液体接触塔的紧凑型分配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