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造荧光塑胶镜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3309.3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14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徐三伟;黄建溢;孙经纬;刘文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品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G02B5/08;B29C43/18;B29D11/00;E01F9/06;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塑胶 镜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模造荧光塑胶镜片(molded fluorescent plastic lens),尤指一种具有荧光外表层的塑胶镜片。
背景技术
荧光塑胶镜片(fluorescent plastic lens)为具有塑胶镜片的特性并具有荧光特性的镜片,已大量应用于白光发光二极体(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或光学元件(optical elements)上;例如:日本专利JP2007-116124、JP2006-156704、JP2004-363343、JP 2007-180111,美国专利US7029935、US20020125494、US20040070001,及台湾专利M263624等所揭露,其是通过LED晶体(LED diode)发出光线,经过含有荧光的镜片,激发荧光而产生白光,这些含有荧光特性的镜片称波长转换元件(wavelength-converting elements),波长转换元件可为塑胶或玻璃所制成;在道路或标志使用的塑胶反光体(reflector shall),如美国专利US 6887011,亦揭露荧光的使用;以塑胶制成的波长转换元件即为荧光塑胶镜片,其在产业上有相当的运用。
目前,白光LED的封装上,商用化技术包括了利用RGB(红绿蓝)三色晶片,蓝光LED加上具有黄色荧光材料的波长转换元件,蓝光LED加上绿色及红色荧光材料的波长转换元件,UV(紫外线)LED加上RGB荧光材料的波长转换元件,及使用ZnSe荧光材料散发出白光。以塑胶材料制成的波长转换元件(荧光塑胶镜片)有下列不同结构及制法:将荧光材料混入塑胶内,以射出方法(injection molding)或塑胶模造方法(plastic molding)制成荧光塑胶镜片,如台湾专利TWM263624、TW200404880;美国专利US 20070228587、US 5718849、US 4514357;日本专利JP2007-090660、JP2007-123417、JP2000-286455等所揭露;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先将荧光材料均匀混入塑胶材料内以射出成形(injection forming)制成荧光塑胶镜片,或以荧光材料3均匀混入塑胶材料内制成的混合材料或制成预形体(preform)8,再以塑胶模造方法制成荧光塑胶镜片2;此种荧光塑胶镜片不但具有镜片的形状、光学面及荧光效果,且因重量轻、成本低,使用广泛,尤以白光LED最常见。荧光塑胶镜片还有其它不同结构与不同制法,如将荧光材料与其他材料制成薄膜(film)以压制(press)或喷涂方式固化于塑胶镜片上,如日本专利JP 10-301514、JP 2006-261540、JP 2004-071908、美国专利US20070194691、US20070096140、US20030102481、US 7071616等所揭露,说明如图1,先以射出成形(injection forming)(图未示)或以塑胶模造制造技术制成塑胶镜片2,再将荧光膜5压制(或贴附)于塑胶镜片2上以形成荧光塑胶镜片;或将荧光材料涂布于塑胶镜片上,再覆以其他材料的透光片(transparent layer)6,如日本专利JP2006-100730、JP2004-088009、美国专利US5962971、US 6506506等,说明如图2,先以射出成形(injection forming)(图未示)或以塑胶模造制造技术制成塑胶镜片2,再将荧光材料3夹于透光片与塑胶镜片2之间,再压制形成荧光塑胶镜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品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一品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33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U标准机架式封装光分路器
- 下一篇:加载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