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浮球式气闭液开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3642.4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14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勋;孙冰;陈晗;谢刚;杨蓉霞;丁雪兴;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31/28 | 分类号: | F16K31/28;F16K1/44;F16K11/10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董斌 |
地址: | 73005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浮球式气闭液开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大型喷灌系统的场合的气闭液开阀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管道液体回收的双浮球式气闭液开阀。
背景技术
农业自动喷灌系统不仅应用于介质为水的喷灌系统,也逐步开始应用于肥料喷施、农药喷施等介质为混合物的场合。然而,在肥料喷施、农药喷施后会有部分农药或液态化肥的残液留在管道内,若不及时处理,不仅使得喷药施肥的成本增加,残液还会腐蚀设备,缩短管道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将残液加以收集利用,收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经由单独的旁通管,然后加以收集;另一种是借助压缩空气进行回收,后者的效率高又在尽可能大范围的喷洒面积里完全利用了农药或肥料,也便于实现全自动化。但是目前国内采用的主要是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在应用中会遇到以下问题:喷灌系统中一般设计有多个喷头,当在管线中通入压缩气体后,距离气源最近的喷头会首先排完残液而泄露气压,使得后面管路中的残液无法排除。为此需要在每个喷头前安装一种专用阀门来解决这一问题:它能够在喷洒液体时保持开启,而当通入压缩空气喷完残余液体时则可关闭,保障压缩空气对后继残留液体的喷洒。显然,气闭液开阀是第二种方法应用的关键设备,但是,国内外现有的气闭液开阀其主副浮子主要为浮筒式,而浮筒在其导轨上运动时摩擦力大容易卡死,且密封面也是固定的,压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双浮球式气闭液开阀,从而有效地克服了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双浮球式气闭液开阀,包括有阀体2和普通空气阀6,其特点是还包括有在所述的阀体2内的下部设有主阀座1,阀体2内的两侧设有浮子导轨8,浮子导轨8对应于主阀座1的上部设有主浮子3和副浮子4,所述的普通空气阀6设在阀体2的上部,普通空气阀6上设有副阀座1和排气孔7。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该阀门不仅很好的解决了浮筒式气闭液开阀存在的问题,而且它也具有普通空气阀的功能,使得管路中不需再装设保障管路正常运行的空气阀,从而实现了一阀多用的功能。浮球采用空心结构、小密度、高强度的材料,其在阀体内可自由的旋转,从而可以不断改变与阀座的接触面,保证了密封性能的可靠性,而且球形结构承受高压和抵抗水击的能力要比浮筒式的好。另外,球体减少了与导轨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摩擦力,提高了双浮球式气闭液开阀的灵敏度。同时由于双浮球式气闭液开阀采用球形浮子,其密封面性能、承压能力好,球体与阀体的接触面积较小,从而减小了两者的摩擦力,避免了球体在阀体内的卡死现象,增加了阀门的灵敏度。另外,浮球还具有承受较高破坏压力和抵抗水击的能力,扩大了该类阀门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附图中:主阀座1,阀体2,主浮子3,副浮子4,副阀座5,普通空气阀6,排气孔7,浮子导轨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的双浮球式气闭液开阀,包括有阀体2和普通空气阀6,其特点是还包括有在所述的阀体2内的下部设有主阀座1,阀体2内的两侧设有浮子导轨8,浮子导轨8对应于主阀座1的上部设有主浮子3和副浮子4,所述的普通空气阀6设在阀体2的上部,普通空气阀6上设有副阀座1和排气孔7。所述的主浮子3和副浮子4为空心结构,其材料为小密度和高强度的材料。其在安装时,首先将主副浮子3、4依次放入阀体2内,再将装配好的普通空气阀6装在阀体2上,然后将二者用螺栓紧密固定,至此双浮球式气闭液开阀组装完毕。
所述的双浮球式气闭液开阀,其工作过程为:
(1)如图2所示,液体供给之前,主、副浮子3、4由于重力作用而下沉,主阀座1关闭,副阀座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36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