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角坐标定位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8469.7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13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强 |
主分类号: | B43L13/00 | 分类号: | B43L13/00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24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角坐标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具,具体为一种直角坐标定位板。
背景技术
通常,在没有刻度的空白纸上作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确定坐标点时,首先必须用刻度尺绘制直角坐标轴,等分点,然后找出坐标点在两条坐标轴上的投影点,再过投影点做各坐标轴的垂线,对两条垂线进行交会即得到所要定位的坐标点,此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显得过于复杂,费时费力,而且不精确。还有一种做法是在坐标纸上确定坐标点,其过程相对比较简单、也比较精确,但是仅限于在坐标纸上找坐标点、绘制曲线,不可当作绘图工具随意使用,因此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坐标绘制工具存在操作过程复杂,费时费力等问题,提供一种直角坐标定位板。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直角坐标定位板,包括透明底板,底板上开有呈正交分布的通孔,底板上还分别设有至少一组平行于通孔纵向中心线和横向中心线的纵向刻度线和横向刻度线,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相邻通孔之间距离的1/10。所述通孔的纵向间距与横向间距分别为等间距,根据绘图需要,最小单位长度可以用毫米、厘米等长度单位表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为了便于操作者运用,可将分别与纵向刻度线和横向刻度线相邻的通孔中心线设为参照纵轴和参照横轴,将所要找的目标点的坐标分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在由参照纵轴和参照横轴构成的参照坐标系中,根据目标点的坐标的整数部分在参照坐标系中对应象限找出一通孔,确定其为目标孔,然后移动定位板,使参照横轴朝远离目标孔的方向并以目标点纵坐标小数部分的数值为距离进行平移,平移后所对应的横向刻度线即为目标横轴的位置,由于横向刻度线之间的间距为相邻通孔间距的1/10,所以只能确定小数部分为一位的坐标点。同样方法可确定目标纵轴的位置,与目标横轴共同构成目标坐标系,然后将定位板上的目标坐标系与平面内坐标系重合,则目标孔即为平面内所要定位的坐标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直角坐标定位板采用先根据纵向刻度线和横向刻度线确定参照坐标系,然后依据坐标点坐标的整数部分定出目标孔,依据小数部分定出目标坐标系,这样目标孔与目标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就和平面内点和平面内坐标系的相对位置一致,即可通过目标孔在平面内标出坐标点,不仅准确,而且效率高,可当作绘图工具来确定坐标点的位置,在绘图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通孔3-纵向中心线4-横向中心线5-纵向刻度线6-横向刻度线7-参照纵轴8-参照横轴9-线条
具体实施方式
直角坐标定位板,包括透明底板1,可采用透明硬质塑料等材料制成,底板1上开有呈正交分布的通孔2,底板1上还分别设有至少一组平行于通孔纵向中心线3和横向中心线4的纵向刻度线5和横向刻度线6,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相邻通孔之间距离的1/10;纵向刻度线5和/或横向刻度线6是由相互平行的一组直线构成,为了避免对视觉造成影响,也可以由至少两组位置一一对应的刻度构成,由此可知,纵向刻度线和横向刻度线可以均由相互平行的一组直线构成;也可以均由至少两组位置一一对应的刻度构成;也可以是纵向刻度线由相互平行的一组直线构成,而横向刻度线由至少两组位置一一对应的刻度构成,或者采取与此相反的结构形式均可。如图1、2所示,为了便于使用,所述纵向刻度线5与横向刻度线6呈“口”形分布和“+”字形分布,使其在任意角度都能使用,此外,还可以呈“L”形分布或“⊥”形分布,此时,通过旋转底板也可多角度使用。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分别列举两个实例:
如图1所示,通孔的纵向间距和横向间距为1cm,相邻纵向刻度线或横向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即为1mm,分别以其中一组与纵向刻度线和横向刻度线相邻的通孔中心线为参照纵轴和参照横轴,如要确定(-3.8,1.2)坐标点时,选取与第二象限相邻的参照纵轴和参照横轴,将参照纵轴向右侧平移0.8cm为目标纵轴,参照横轴向下平移0.2cm为目标横轴,相对于参照横轴与参照纵轴确定(-3,1)所对应的通孔为目标孔,然后将目标坐标轴与平面坐标系重合,该目标孔即为平面内所要确定的坐标点(-3.8,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强,未经王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84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温度显示的塑料保温瓶塞
- 下一篇:一种皮CD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