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振动泵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8655.0 | 申请日: | 2007-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62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跃;王恩钧;王天龙;邵军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光跃 |
主分类号: | F04B17/04 | 分类号: | F04B17/04;F04B53/00;F04B5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振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振动泵,确切的说是一种低反压、大流量的电磁振动泵,它应用于高档压力式咖啡机、蒸汽清洁机、自动饮料机和工业领域中的冷却系统、水处理系统以及医疗设备等,尤其适用于大流量家用智能化饮料机中。
本实用新型技术规格如下:
1.型号:SVP401
2.额定电压:AC 230V 50Hz
3.功率:37W
4.工作形式:电磁振动式
5.工作介质:水或无腐蚀性液体
6.最高环境温度:Ta 5-350C
7.最大流体温度:Tf 5-900C
8.工作模式:在风扇冷却下100%工作
9.耐热等级:F级
10.最大压力:2.5bar
11.最大流量:≥2500cc/min
12.0.5bar时流量:≥1300cc/min
13.噪声水平:≤50分贝
二、背景技术
近几年国内外家电行业开发生产的饮水机中,大量要求使用体积小、工作可靠、使用安装方便的电磁振动泵。本公司以前开发生产的电磁振动泵,一般流量在1500cc/min以下。而低压力大流量的振动泵国内尚无厂家生产,根据现有国外泵的专业生产厂家资料看同类型的电磁振动泵其最大流量不超过1833cc/min。因此开发研制大流量的小型电磁振动泵不但有广阔的销售市场和巨大经济效益,同时要求设计、生产技术上有进一步突破与创新。
三、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电磁振动泵长时间工作后其出水口处塞子受水流冲击及振动作用容易松动,导致电磁泵性能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高、性能稳定的大流量电磁振动泵。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振动泵包括套筒(1)、衬套(2)、支架(5)、线圈(6)、阀芯I(9)和阀芯II(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套(2)反向压装在套筒(1)内,堵塞I(14)安装在套筒(1)内与衬套(2)形成单向阀,堵塞II(13)安装在衬套(2)上形成另一单向阀,该单向阀顶在装在轴套(11)内的阀芯II(12)的头部出水口处,轴套(11)与阀芯II(12)之间装有回复弹簧II(10),装在圆柱管(7)内的回复弹簧I(8)使阀芯I(9)紧贴阀芯II(12),线圈(6)装在支架(5)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之后,由于将套筒出水口处的单向阀固定在套筒上,衬套、套筒、单向阀之间采用整体反装式,代替传统单向阀采用螺纹塞子旋合固定方式,避免了螺纹塞子受水流冲击力及高频振动作用容易松动的缺陷,大大提高了产品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图,其中左图为主视图,右图为右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单向阀门衬套的装配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2,本实用新型由套筒(1)、衬套(2)、连接器(3)、压板(4)、支架(5)、线圈(6)、圆柱管(7)、回复弹簧I(8)、回复弹簧II(10)、轴套(11)、阀芯I(9)、阀芯II(12)、堵塞I(14)、堵塞II(13)等零件组成。当线圈通电时,感应的电磁场使作为电磁铁的活动阀芯I(9)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阀芯II(12)在回复弹簧II(10)作用下也向右运动,密封腔(c)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使流体从进水口(a)流入圆柱管(7)后顶开堵塞II(13)单向阀而进入密封腔(c);当线圈断电时,阀芯II(12)、阀芯I(9)在回复弹簧I(8)、回复弹簧II(10)的共同作用下向左运动而复位,此时密封腔(c)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后顶开堵塞I(14)单向阀,流体从密封腔(c)流出至出水口(b)。这样当串接有二极管的线圈(6)通入230V的交流电压后,阀芯I(9)、阀芯II(12)可产生频率同电源频率的往复振动,上述过程循环进行,实现泵的连续抽水功能。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先把带磁扼环的线圈(6)置于支架(5)内,然后盖上压板(4)并用专用汽缸铆压器具把压板(4)铆压到支架(5)的凸出台阶处固定,再把套筒(1)放入连接器,并把圆柱管(7)插入线圈(6)内后,把以上零件按图2用螺钉固定。另外,安装套筒时,先把作为单向阀的堵塞I按规定方向放置到套筒内,再把衬套用专用汽缸压到套筒台阶处,如图3。套筒与衬套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套筒离台阶较近处的内径尺寸小于离台阶较远处的内径尺寸,这样便于衬套安装,而衬套带有尖角保证了衬套在电磁泵连续长时间工作时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光跃,未经刘光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86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结构改良的LED灯
- 下一篇:电子防盗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