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按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39137.0 | 申请日: | 200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1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昭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02 | 分类号: | H01H13/02;H01H13/10;H01H13/12;H01H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秀明;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按键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缩减键盘的整体高度的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图1、2分别表示两种公知按键结构B1、B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按键结构B1包括一基板b1、一连杆组b2、一橡胶元件(橡胶聚酯簿膜)b3、一键盖b4及一电路元件b5。电路元件b5设置在基板b1上。橡胶元件b3设置在电路元件b5上。连杆组b2设置在电路元件b5上,并且键盖b4设置在连杆组b2上。也就是说,电路元件b5介于橡胶元件b3与基板b1之间。
橡胶元件b3包括一触发部b300、一平坦部b30及一圆顶部b31,其中,平坦部b30贴附于电路元件b5上,圆顶部b31凸出于平坦部b30上,触发部b300形成于圆顶部b31上。当通过键盖b4驱动橡胶元件b3的圆顶部b31的触发部b300朝向电路元件b5移动时,利用触发部b300可对电路元件b5的一开关b50进行触发。
如图2所示,按键结构B2与按键结构B1的差异仅在于利用一单一圆顶结构b3’来取代橡胶元件b3。利用圆顶结构b3’的触发部b300’也同样可对电路元件b5的开关b50进行触发。
然而,在上述按键结构B1、B2的作用下,键盘高度无法被有效地缩减。
新型内容
本新型涉及一种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包括一基板、一连杆组、一弹性元件、一键盖及一电路元件。基板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一导引部,导引部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杆组设置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弹性元件设置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并且弹性元件包括一触发部。键盖设置在连杆组上,并且键盖可经由连杆组而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电路元件设置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电路元件包括一开关。
当键盖经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弹性元件受键盖的压迫而变形,且弹性元件的触发部经由基板的导引部而对开关进行触发。
导引部是连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一通孔。弹性元件还包括一平坦部和一圆顶部,平坦部设置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圆顶部凸出于平坦部,触发部形成在圆顶部上。弹性元件还包括具有一凹部的一中空柱体,触发部形成在凹部上,并且凹部朝向基板的导引部设置。弹性元件是由橡胶制成。
变形的弹性元件是倾向于将键盖经由第二位置回推至第一位置。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是不共面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互平行。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公知按键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另一公知按键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新型的一第一实施例中的按键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是表示根据本新型的一第二实施例中的按键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是表示根据本新型的一第一实施例中的一按键结构K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按键结构K1包括一基板1、多个连杆组2、一弹性元件3、多个键盖4及一电路元件5。为便于清楚说明基板1、多个连杆组2、弹性元件3、多个键盖4与电路元件5之间的几何关系,在本实施例中仅就单一连杆组2私单一键盖4提出说明。
基板1包括一第一表面101、一第二表面102及一导引部10。导引部10连接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第一表面101与第二表面102是不共面的。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是一硬质的板件(例如金属板或硬质塑料板),导引部10是连接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的一通孔,第一表面101与第二表面102相互平行。
连杆组2设置在基板1的第一表面101上,该连杆组2可相对于基板1进行上下的往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连杆组2为一剪刀状连杆结构。
弹性元件3设置在基板1与连杆组2之间。弹性元件3是包括一平坦部30和多个圆顶部31的一橡胶元件,其中,平坦部30为一板片构件,并且多个圆顶部31之间是以相互间隔且凸出的方式而一体成型在平坦部30上。为便于清楚说明,附图上仅呈现出单一圆顶部31。平坦部30设置在基板1的第一表面101上,如此使得圆顶部31容纳在连杆组2之中。在圆顶部31内部具有一凹部32,该凹部32是平坦部30向内延伸,在凹部32的内壁面上凸出有一触发部300。
键盖4设置在连杆组2上,并且键盖4可经由连杆组2可在一第一位置I与一第二位置II之间移动。
电路元件5设置在基板1的第二表面102上,电路元件5包括一开关50。在本实施例中,电路元件5为一印刷电路板。当弹性元件3设置在基板1与连杆组2之间时,弹性元件3的触发部300是朝向电路元件5的开关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91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的窗口板结构
- 下一篇:智能交流接触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