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架高底座的木地板组合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9696.1 | 申请日: | 200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30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赖英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英光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底座 木地板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修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架高底座的木地板组合。
背景技术
在家庭装潢中,木地板是颇受欢迎的装修方式。而以目前的技术水平,使用木地板进行装修需要专业人员施工,一经施工无法重复使用,且市面上通常的木地板装修都是针对个人需求而设计施工完成的,因此,如果住宅换人的话,就很有可能需要重新装修,这样就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而且木地板通常使用贴地的施工方式,这样就容易造成受潮和发霉,容易滋生细菌,而且不易清洗,所有这些都给木地板的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
另外,采用纯木质的地板势必耗费更多的森林木材资源,因此从环保角度考量,大有必要将现有技术进行改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架高底座的木地板组合,其采用木地板与塑胶底座固定结合成一体,结构简单,通过塑胶底座提升安装的便利性,无需专业人铺设,可重复使用,便于维护,而且带来高档舒适享受的同时又充分贯彻了环保思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架高底座的木地板组合,包括数个地板单元,每一地板单元包括一架高板及一固定连接在架高板上的地板本体。
所述的具有架高底座的木地板组合,其中,还包括数个连接件,该连接件连接架高板。
所述的具有架高底座的木地板组合,其中,每个连接件设有两个定位柱,每个架高板设有与连接件的定位柱相配合的连接孔,定位柱向外凸出,呈圆柱状。
所述的具有架高底座的木地板组合,其中,架高板分别设有连接件及连接孔以与另一架高板进行连接。
所述的具有架高底座的木地板组合,其中,所述的地板本体为实木、合板、或软木材质。
所述的具有架高底座的木地板组合,其中,所述架高板与地板本体之间还设有大小和形状与之相同的软质塑料层或软木层。
所述的具有架高底座的木地板组合,其中,在架高板底面还设有多个脚垫。
所述的具有架高底座的木地板组合,其中,脚垫由塑胶或橡胶制成,其设有向外的突起,架高板设有凹孔以嵌入脚垫的突起,从而将脚垫固定。
所述的具有架高底座的木地板组合,其中,架高板用注塑方式制成,其底部设有分布均匀的网状间隔加强筋或柱状加强筋。
所述的具有架高底座的木地板组合,其中,还包括数个装饰单元,其与地板单元连接且位于地板组合的外侧边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相同面积下可比传统木地板节省一半以上的木材使用量,不需使用木质三合板作为底层加固用;打破传统的地板安装方式,将需要专业人员施工的木地板设计为可简单自行安装并可重复使用,如此将大量减少木材之消耗量,对地球环保及森林保护具有深远意义。
本实用新型采用架高式通风连接板,可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并避免与地面直接接触造成潮湿发霉滋生细菌,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本实用新型采用塑胶(或橡胶)脚垫与地面接触,一可以增强吸震抗震力,二可以自动适应所安装地表的轻微不平。
本实用新型采用组装的方式,清洗保养容易,若局部损坏则只需简单地换掉损坏的那一片即可;不但自家或租房住都很适合使用,且搬家时亦可将组装的木地板换到新家,从而节省居住投资。本实用新型的地板表面选材和设计人性化,既环保又舒适,既经济又耐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架高底座的木地板组合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图1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架高板的背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脚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具有架高底座的木地板组合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局部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具有架高底座的木地板组合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装饰板又一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描述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架高底座的木地板组合包括数个地板单元,每一地板单元包括一架高板1及一固定连接在架高板上的地板本体3。地板本体3与架高板1的表面尺寸实质相同,两者之间可用胶水、热压、超声波或其它方式进行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英光,未经赖英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96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