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9708.0 | 申请日: | 200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59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卫平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M37/00;A61N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5250河北省邢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灸装置,俗称七星药滋灸。
背景技术
普通中医的药灸疗法大多是做成条、块状,点燃后熏灸病灶,只有在特殊部位如神厥穴等才采用隔盐灸、隔姜灸等疗法。采用灸疗,虽然效果明显,但也存在着操作不慎易灼伤皮肤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易灼伤皮肤切疗效好的药灸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药灸装置,该药灸装置为袋状,在灸袋内盛装配伍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灸袋贴近皮肤的内面为通透性的布料,灸袋外面为致密薄料,在灸袋的外面还设有磁铁固定块,在磁铁固定块上按同极性排列着磁铁柱。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灸袋内盛装有配伍好的中药粉剂,灸袋外面固定的磁铁块对中药粉进行磁化,而又不直接作用于人体。采用此药灸装置对人体病灶进行灸疗,能显著提高疗效,据临床资料分析,175例颈椎病患者中,男91例,女84例,年龄8岁-67岁,平均年龄37.5岁,疗程最短1个月最长50年,患者均接受过其他治疗。采用手法查找颈椎及其有关筋结病灶压痛点,做标记,外贴药灸装置,三天一换,1个月为一个疗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症状消失功能恢复,能正常工作,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劳累后有轻度不适,基本能恢复正常工作,有效: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有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或自行终止治疗。治疗结果:本组175例颈椎病,经1-2个疗程治疗,其中痊愈150例,占85.7%,好转18例,占10.28%,有效5例,占2.85%,无效2例,占1.1%。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药灸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中,1-灸袋内面,2-灸袋外面,3-磁铁固定块,4-磁铁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药灸装置,该药灸装置为袋状,在灸袋内盛装配伍中药,所述的灸袋贴近皮肤的内面(1)为通透性的布料,灸袋外面(2)为致密薄料,在灸袋的外面(2)上还设有磁铁固定块(3),在磁铁固定块(3)上按同极性排列着磁铁柱(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卫平,未经王卫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97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