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提高聚光灯效率的聚光组件及高效聚、回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9972.4 | 申请日: | 200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43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天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天时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V14/06;F21V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1000云南省大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高 聚光灯 效率 聚光 组件 高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专用照明器材领域,具体系指一种用于提高聚光灯效率的聚光组件及高效聚、回光装置。
背景技术
自电灯发明以来,舞台和影视照明灯具经数十年改进,许多产品工艺技术已日臻成熟。但从总体上看,这类灯具仍然存在着一个难以逾越的效率低下的难题。首先,因为上述电光源发光方式总是以发光点为中心向三维方向均匀辐射,加之现有聚光灯前端大透镜对光束的衰减作用,以及回光灯发光器正前方反射镀铝膜与反射镜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高频率的光反射震荡热损耗,使得灯具的电——光转换效率始终难以提高,这一点,尤以带有遮光斗的灯具为甚!业内同行都知道,就现代最好的舞台和电影、电视灯具而言,回光灯对电光源的有效利用率还不足30%,而聚光灯则只有10%。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舞台和电影电视灯光照度的要求,无奈之下,人们只能不断增大灯具的功率,以至从最初的几百瓦增加到现代的几千甚至上万瓦!可是,由于五千瓦以上的灯具受到制造工艺、尤其是近乎苛刻的使用条件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一般情况下都难以实施,因而大多只能采用积少成多的办法,即用数量较多的,如两千瓦左右的较小功率的灯具来揍数。这样势必使电光源效率进一步降低!
数十年来,许多灯具厂家为提高灯具亮度和电光源效率进行了不懈努力,虽在改善灯具外观结构、反光镜、聚光镜性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提高光效率方面依然不尽人意。就连某些被称为超级、高效、多功能的电光源,虽然通过测光仪可以测得亮度指标也有些许提高,可是用肉眼却很难觉察出其在照度方面有多少改善,因而可以说,这种提高几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也正因如此,人们至今还看不到有能把上述舞台和影视电光源的有效利用率提高到30%以上的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摒弃了现有技术中回光灯内部使光能产生急剧衰减的反射镀铝膜或遮光斗,以及聚光灯前端部同样对光能具有衰减作用的大透镜,提供一种由小型聚光透镜和发光器近距离组合构成的可以大大提高电光源效率的聚光组件,以及利用该组件改造传统灯具,利用传统灯具外壳、反光镜等部件与该聚光组件相组合,将现有聚光灯和回光灯的功能合二为一而构成的一种高效聚、回光装置。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提高聚光灯效率的聚光组件,包括发光器,其特征在于在靠近发光器正前方有一小型聚光透镜;聚光透镜与发光器座之间有一聚焦调节连接板;聚光透镜直径最好为发光体长径的1.2-2倍;透镜与发光器之间的距离调节范围为10-50毫米。发光器可以是白炽灯或高亮度半导体发光器件或其它电光源器件。
一种高效聚、回光装置,包括灯体、反射镜,其特征是在该装置灯体内部有一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聚光灯效率的聚光组件;灯体前端部投射口呈开放式结构;聚光组件位于反射镜正前方,其发光器处于反射镜焦点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天时,未经杨天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99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