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第二加热装置的太阳能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0191.7 | 申请日: | 200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88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宋承斌;王栋;张安杰;项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承斌 |
主分类号: | F24J2/04 | 分类号: | F24J2/04;F24J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37000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第二 加热 装置 太阳能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第二加热装置的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热水器。它具有廉价、安全、清洁和正常使用时无需再次投入资金的优点,因此被人们广泛应用。但太阳能热水器对冷水的加热速度较慢,而且会受到天气的限制。如果太阳光不足,甚至遇到雨雪等天气时,这种太阳能热水器的水温就无法满足需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太阳能热水器设置了一套第二加热装置,如电加热设备。这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也无疑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成本,尤其是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居民来说,使用这样的太阳能热水器并不经济。正是由于以上的缺点,限制了太阳能热水器在农村的推广普及。
目前,我国一部分农村居民还在使用灶台作为烧饭,甚至取暖的工具。而灶台的热效率是很低的,火焰从锅底一掠而过,大量的热气从锅的四周流出,白白散失在空气中。如果能够利用这部分热量作为第二加热装置的热源,对太阳能热水器中的冷水进行加热,将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农村使用灶台的家庭,提供一种具有第二加热装置的太阳能热水器,其以家用灶台所散失的热量取代电能作为第二加热装置的热源,从而无需另外增加使用成本即可解决太阳能热水器加热缓慢和水温不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第二加热装置的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储水箱、集热器和第二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上设有热水口和冷水口;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安装于灶腔内的聚热管,聚热管的两端分别为出水口和入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储水箱上的热水口相连通,所述入水口与储水箱上的冷水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聚热管纵向环绕成螺旋状。所述聚热管的出水口高于入水口。
优选的,所述聚热管包括多根分管,所述分管在垂直方向上分层排列,且每根分管皆于水平方向上弯曲为大半个圆环的形状,所有分管在圆环的两端部相互连通。所述分管中最上层的一根从所述圆环的其中一个端部延伸出一定长度形成所述出水口;最下层的一根从所述圆环的另外一个端部延伸出一定长度形成所述入水口。
优选的,所述聚热管包括2根分管。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热水口的垂直高度高于聚热管的出水口的垂直高度。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热水口高于冷水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还包括从聚热管的外壁向外侧延伸的吸热片。
优选的,所述聚热管为紫铜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第二加热装置的太阳能热水器,能够有效地改善普通太阳能热水器对冷水的加热速度慢,且需受到天气限制的缺陷。而且,其第二二加热装置是利用家用灶台在日常使用时所散失的热量作为热源,无需消耗常规的电能,不会另外增加使用成本,具有便宜、节能、便捷、安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加热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与内容,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以自动内循环式太阳能热水器为例,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于室外的太阳能系统1和安装于灶腔内的第二加热装置2,二者之间分别通过高温水管31和低温水管32相连通。
其中,第二加热装置2为一聚热管20,聚热管20为中空的细圆管,纵向环绕成螺旋状,两端分别为出水口201和入水口202。其出水口201高于入水口202,而形成一定的高度差。聚热管20的管外径为27mm±5mm,壁厚≥0.5mm;环绕成的螺旋体外径为420mm或360mm,螺距为70mm,圈数为2圈;出、入水口之间的高度差为50-70mm;材料为热传导效果良好的紫铜。可以理解的,聚热管20也可以是扁管或其它异型管。而将其环绕为螺旋状,是为了配合灶腔和锅的形状,方便安置和使用,因此,螺旋体的大小和圈数可依灶腔的形状而定,以使其环绕在锅底的外周,靠近但不接触锅底为较佳。聚热管20的材料也可选用其它热传导效果好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承斌,未经宋承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01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