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体端头成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0428.1 | 申请日: | 200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89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崔祥坤;李喜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建英 |
地址: | 150066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头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管体端头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管体端头成型方法有热成型和冷成型。目前,模具为对合胎,对φ35×1.5的管件进行冷成型。用对合胎模具对管体端头进行环绕合力冲击,致使管体端头口径逐渐缩细,达到需要的尺寸。对合胎模具是由两个带半圆内腔的模胎组成,在加工产品的同时,产品表面出现对合胎的夹痕和划伤、收口部分直线度不能一次性完成,需要二次加工校正,校形困难且易出现废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品表面无夹痕和划伤并无需二次加工的管体端头成型模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端盖用螺栓与套筒连接,套筒用螺栓与法兰盘连接,大螺栓置于法兰盘内并与套筒连接,套筒的内腔中的小螺栓将垫块与胀芯连接,冲头置于套筒中,冲头的一端与垫块的端面相接,另一端与端盖相接,胀芯置于冲头的内腔中。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模具为一体结构件,使用方便;对管体端头进行加工,产品一次加工成型,杜绝了废品,避免了打磨和校正工作;用此模具加工出的管体直线度数值非常小,管体两端成型的对称度、同轴度精度高,管体内、外表面光洁度达到0.8。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端盖1用螺栓2与套筒3连接,把冲头5封闭在套筒3内腔中,使冲头5在工作时能够承受较大载荷。套筒3用螺栓8与法兰盘9连接,把垫块7、螺栓6、胀芯4和冲头5封闭在内腔中,螺栓10置于法兰盘9内并与套筒3连接,同时,螺栓10起到一个堵盖的作用,防止螺栓6的脱落,套筒3的内腔中的螺栓6将垫块7与胀芯4连接,起到固定胀芯4的作用,冲头5置于套筒3中,冲头5的一端与垫块7的端面相接,另一端与端盖1相接;冲头5是管体成型的关键部件,共有5件成型尺寸不同的冲头,胀芯4置于冲头5的内腔中,起支撑管体内腔的作用。
此模具利用法兰盘9上的外螺纹与设备连接,固定到设备上,同时,管体11也固定到设备的另一端,模具相对管体运动,进行成型工作,第一次成型后,把螺栓2卸下,撤出端盖1,换上第二个冲头5,装好端盖1和螺栓2,再次成型,第三次、第四次……,直至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04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轮空中自动刹车机构
- 下一篇:家用节水反渗透纯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