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装置的瞬间启动缓冲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0630.4 | 申请日: | 2007-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82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廖晨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涵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应;吴兰柱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装置 瞬间 启动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装置的瞬间启动缓冲器,尤指一种可于电机装置瞬间启动时,吸收过高的突波电流,以能保护该电机装置的启动缓冲器。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电机装置启动器保护电路,例如日光灯启动器保护电路,系于该启动器上加装一正温度系数(PTC)组件,使以高电压启动日光灯点亮时,该PTC的电阻值会急遽增加,以降低流入日光灯的电流,避免启动的过高突波电流,损害日光灯及其安定器电路。
但是,该正温度系数(PTC)组件虽可缓冲流入日光灯的电流,但是其电阻值增加速度很慢,若发生瞬间启动的过高突波电流,则无法立即缓冲该突波电流流入日光灯,因此容易发生瞬间过高突波电流损害日光灯及其安定器电路。
本创作人有鉴于前述先前技术的缺点,乃依其从事各种电机装置的制造经验和技术累积,针对上述缺失悉心研究各种解决的方法,在经过不断的研究、实验与改良后,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装置瞬间启动缓冲器,以期能克服现有技术所产生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装置的瞬间启动缓冲器,以使在电机装置瞬间启动时,吸收过高的突波电流,而能保护该电机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电机装置的瞬间启动缓冲器,其设有一启动组件及一稳压组件;该启动组件具有一密封管体,该管体中设有二相靠的簧片,其中一簧片上设置有一半导体芯片,该簧片一侧并设有一电阻丝,上述二簧片并分别与管体外的接脚相接;而该稳压组件亦具有一密封管体,密封管体中设有二相对的导片,密封管体中充满特殊气体,该二导片并分别与管体外的接脚相接;其中稳压组件的一接脚与启动组件的一接脚连接,而使两组件串联。
前述的启动组件的密封管体可为玻璃管体。
前述的稳压组件的密封管体可为玻璃管体。
前述的电机装置可为日光灯管或马达。
当将该启动缓冲器使用于一电机装置启动电路时,该电机装置的启动高压,于电源开启后,可先进入稳压组件中,利用特殊气体的作用,使稳压组件的二导片相互导通,而使此该高压再进入启动组件,使启动组件的半导体芯片簧片可因该高压的导通,而与另一簧片瞬间分离再靠合,而启动该电机装置,同时电阻丝可吸收该高压中多余的电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
由于电阻丝吸收瞬间启动时过高的突波电流,以避免瞬间过高的突波电流直接流入电机装置,而损害该电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器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器的使用状态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乃有关于一种电机装置的瞬间启动缓冲器,请参阅图1所示,该启动缓冲器设有一启动组件10及一稳压组件20,其中,该启动组件10具有一密封管体11(例如:玻璃管体),该管体11中设有二相靠的簧片12、13,其中一簧片13上设置有一半导体芯片14,该簧片13一侧并设有一电阻丝141,使通电时,该半导体芯片14簧片13可与另一簧片12瞬间分离再靠合,而启动该电机装置(例如:日光灯管或电机),该二簧片12、13并与管体11外的接脚15、16相接。
而该稳压组件20具有一密封管体21(例如:玻璃管体),该管体21中设有二相对应的导片22、23,密封管体21中充满特殊气体,使二导片22、23位于特殊气体中,该二导片22、23并与管体21外的接脚24、25相接,其中稳压组件20的一接脚24与启动组件10的一接脚15相接,而使两组件呈串联连接。
当将该启动缓冲器使用于电机装置启动电路时,该电机装置的启动高压于电源开启后,可先进入稳压组件20中,由特殊气体的作用,使稳压组件20的二导片22、23相互导通,而使此该高压再进入启动组件10,使启动组件10的半导体芯片14簧片13可因该高压的导通,而与另一簧片12瞬间分离再靠合,而启动该电机装置,同时启动组件10的电阻丝141可吸收该高压电源所产生的多余电流;如此,由电阻丝141吸收瞬间启动时过高的突波电流,以避免瞬间过高的突波电流直接流入电机装置,而损害该电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涵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国涵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06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