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厢柱壳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0888.4 | 申请日: | 200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68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耕联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3/02 | 分类号: | B60Q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厢柱壳,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发光效果的车厢柱壳。
背景技术
为提供车厢内使用者在黑暗中的照明,一般车体车厢内预定位置处设有车门灯或阅读灯。当使用者上、下车时,通过车门开启或关闭,以自动控制投射光线,也可透过手动方式切换车门或阅读灯的开关,或利用仪表板所发出的微弱光线,以提供车厢内黑暗时的光线来源。
然而,车门灯或阅读灯的光颜色非常单调,使车厢内的乘车情境过于沉闷乏味;此外,此种车厢内的灯具组设通常是位于前座厢顶中段处或位于前座与后座间的厢顶处,其将车门关上或不使用阅读灯时即自动或手动关闭,以避免光线直接或间接影响驾驶者驾车的目光注意力,因此该具预定位置处的灯具仅能提供暂时的照明效果。
因此,针对上述现有车厢灯具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实用性、功能性的结构,与令消费者企盼的新型产品,实为相关业者亟待努力研发改良的目标与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厢柱壳,以在车厢内提供投射照明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厢柱壳,包含:
一柱壳体,为呈ㄇ形状的盖体,可盖饰于车厢内两侧的立柱上;
一投射孔,于该柱壳体上方设一斜向开口而形成;
一灯具组,组设于该柱壳体内侧预定位置处,该灯具组的光线可经由所述投射孔投射出柱壳体外部。
该灯具组包括一设有复数个灯具的座体。
该灯具为LED灯或灯泡或其它发光组件,且为单一颜色光或多种颜色光呈现器件。
该灯具组的座体利用枢接组件枢接于柱壳体内部。
该柱壳体一侧预定位置处组设有一副灯具组。
该柱壳体的投射孔处组设一屏蔽体,该屏蔽体上设有复数个预设形状的穿孔或色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为:
一种车厢柱壳,包含:
一柱壳体,为呈ㄇ形状的盖体,可盖饰于车厢内两侧的立柱上;
一投射孔,于该柱壳体上方设一斜向开口而形成;
至少一第二投射孔,设于柱壳体的表面预定部位;
一灯具组,组设于该柱壳体内侧预定位置处;该灯具组的光线经由所述投射孔投射出柱壳体外部;
至少一第二灯具组,组设于该柱壳体内侧预定位置处,与所述第二投射孔对应;所述灯具组的光线经由所述第二投射孔透射出柱壳体。
该灯具组包括一设有复数个灯具的座体。
该灯具为LED灯或灯泡或其它发光组件,且为单一颜色光或多种颜色光呈现器件。
该灯具组的座体利用枢接组件枢接于柱壳体内部。
于该柱壳体一侧预定位置处组设有一副灯具组。
于该柱壳体的投射孔处组设一屏蔽体,该屏蔽体上设有复数个预设形状的穿孔或色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该盖饰于车厢内各立柱的柱壳体内侧设有至少一灯具组,配合柱壳体上的投射孔设计,使光线可经投射孔投射出,提供车厢内的投射照明效果。由于灯具组组设于盖饰车厢内各立柱的柱壳体内侧,且其经各投射孔投射出的光线,可投射于车厢顶部或底部,因此具有极佳的发光效果。且该灯具组,可枢转动灯具座体,以调整其投射光线的角度,形成一可调式灯具组,而达到方便调整投射距离的效果。另外,可于车厢柱壳外侧预定位置处设有一副灯具组,以提供车厢内照明或阅读功效。本实用新型的车厢柱壳灯具,可于柱壳体的投射孔处组设一屏蔽,该屏蔽上预设有各种形状的复数穿孔或色块,以达丰富投射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厢柱壳灯具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厢柱壳的侧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灯具的光线投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灯具可调整投射距离的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半截式柱壳体的外观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车厢柱壳的组装定位型态实施例图一。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车厢柱壳的组装定位型态实施例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耕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耕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08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速热式电热水器防触电装置
- 下一篇:螺丝帽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