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五通管的培林座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1720.5 | 申请日: | 2007-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05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川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30 | 分类号: | B62K19/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五通 培林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自行车五通管的培林座结构,其自行车的五通管中结合有心轴、脚踏杆与齿盘,以供踩踏与带动链条之用,而五通管与心轴间配合设置有培林,以减少二者间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该培林的结合与设置加以改良设计。
背景技术
其自行车的控制前进,该主要是利用于车架的五通管处装设一心轴,用以结合齿盘与脚踏杆,再利用脚踏杆的踩踏转动齿盘,而由链条带动车轮转动,其心轴、脚踏杆与五通管间的装设,为了减少磨耗与阻力,因此还会配合培林的设置,结构的设置多是如图7、图8所示,其是一五通管10供一轴管11、二承置座12及二培林13所容置,再供心轴20穿设,以设置齿盘与脚踏杆,其中,轴管11是设置于五通管10内,两边端口再设置承置座12,而承置座12外端部设置有一容置槽121,二培林13是分别容置于二承置座12的容置槽121内紧密结合固定,而心轴20则是配合培林13穿设并结合固定,再配合齿盘与脚踏杆结合。
该种方式的结合,其培林13与承置座12间的结合完全被固定,然而五通管10的两端设置却会有公差,难以完全在同一中心线上,甚至心轴20的制造也会有公差,而不在同一中心线上,当有公差的结构相互结合时,是利用强迫的方式进行,以令各构件得以于同一中心线上结合,但此种强迫配合结合的方式,会对培林13的一边发生翘角力道,造成培林13所承受的力量不均匀,因此培林13的使用寿命短,甚至骑乘自行车时,容易由该处发出金属摩擦的声音。
本创作人有鉴于此,乃思及创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五通管的培林座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五通管的培林座结构,其可解决知的自行车五通管的培林配合结构的技术问题点,具有各构件的中心在同一中心线上,不会造成培林所承受的力量不均匀,不会对培林的一边发生翘角力道,同时具有培林的使用寿命加长,不会发出金属的摩擦声响的优点。
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自行车五通管的培林座结构,其是一五通管内部供二承置座、二培林座及二培林容置,以提供心轴的穿设,再供齿盘与脚踏杆的设置,其特征在于:
五通管内部具有一容置孔,承置座的外端部设置有一容置槽,培林座为一中空环状体,内部具有一内凹的配合空间,使配合空间两侧具有环状的限位缘,而配合空间的外周缘是呈现弧凹状的调整弧槽面,培林的外周缘是呈现弧凸状的调整弧槽面;
由上述的结构,培林是设置于培林座的配合空间中,培林两方周缘被限位缘限制挡止,培林的调整弧槽面是与培林座的调整弧槽面配合,培林是与培林座一同容置于承置座的容置槽中,而心轴则是配合穿设于五通管内部,两端穿过培林与的结合。
其中,五通管的内部容置孔供一轴管装设后再于二边供二承置座设置。
其中,培林座的限位缘中心对角线上切设有一穿入缺口。
其中,培林的厚度小于培林座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乃是提供自行车五通管的培林座结构,其利用培林以调整弧槽面配合培林座的调整弧槽面的配合,可产生一预设角度内的偏摆,因此当心轴与五通管或其它结构的配合后使结合中心线有所误差时,能利用该配合心轴的位置产生一调校的偏摆,以使心轴的两端可确实结合于培林的正中心,该种顺应方式的结合,不会使结构间产生破坏性的压力甚至翘角的情形,使用的组合性更佳,让培林的使用寿命更长与使用更安静。
(二)本实用新型乃是提供自行车五通管的培林座结构,当培林的外周缘以弧凸状的型态设置时,培林内部所容置的钢珠,可于无干涉的情形下使用更大的规格,该培林所使用的钢珠越大,所产生出的滚动平滑性越佳,使用寿命亦可增加。
附图说明
为使审查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请配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如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培林座与培林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7是现有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现有技术的组合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川车业有限公司,未经益川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17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式墓葬的方法及墓葬系统
- 下一篇:炭黑含量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