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邮票再生邮戳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2316.X | 申请日: | 200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19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顾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永峰 |
主分类号: | B41K3/36 | 分类号: | B41K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邮票 再生 邮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某些人群在将已经邮寄过的信件上面的已经盖有邮戳的邮票经过用水浸泡,揩、擦等方法非法重新使用,使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设置的一种防邮票再生邮戳。
背景技术
在中国或国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写信,寄信永远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学生时代的同学之间写信,寄信更是平常且频繁之事,既然寄信就得付寄费,花费买邮票贴在信封上,否则是不能寄出去的。可是偏偏就有那些不愿花钱,又要寄信的人群,利用“聪明的头脑”,把用过的邮票从信封上剪下来放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拿出来把背面的信封纸清理掉,这样一张新的邮票就诞生了,可以继续寄出信件,一般是不会被邮局发现的。听某些学生讲,处理时很小心的话一张邮票可以来回寄信好几次。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诸多媒体曾都有过这样的报道:记者暗访,得知邮票重复使用特别严重,国家每年要损失邮资几百万元。像这种现象,就连法律也无法过问及制止,真是无可奈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种防邮票再生邮戳,以杜绝在日常生活中爱沾小便宜的人群重复使用邮票寄出信件;偷盗国家邮资,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防邮票再生邮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邮戳的边缘设置有锯齿或邮戳面设置有凸出体。
所述的锯齿为凸出字面的有规则性的间隔且尖锐、锋利。
所述的凸出体带有各种图案,设置在邮戳面的任何位置,并且比字面高,中间为空心,四周薄而锋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盖过邮戳的邮票面上留有不可修复的点线状的洞眼或空心图案标志,起到一戳即检的作用,杜绝邮票重复使用,减少及挽回国家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邮戳边缘的锯齿1是尖锐、锋利的并且有规则性的间隔,整个齿面凸出字面2,当邮戳沾上印油用力的戳在贴在信件上面的邮票面上,所留下的邮戳字体清楚可见,唯有边缘一圈是带有小洞眼的点线,而且每个小洞眼里都有印油。若将这种邮票剪下来放在水里一泡就会从点线处断裂也不能把一圈的洞眼填平变得完好如初。反正随你有多高明,都是无法使这种邮票起死回生了。
如图2所示、邮戳的中间设置有带图案的凸出体1,因为比字面2高,中间为空心,四周薄而锋利,在用力戳邮票面时同样会在邮票面上留下空心的图案,如同已经检过票的汽车票一样只好作废了。
所以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更加有效地防止并杜绝了邮票再生,减少及挽回了国家经济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永峰,未经顾永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23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支架
- 下一篇:一种面板式微型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