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源反射罩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2897.7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47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罗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7/09 | 分类号: | F21V7/09;F21V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反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搭配诸如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Diode)或灯泡等光源,从而反射光线的反射罩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作为照明用途的灯具都会配置有反射罩,从而提升照明的亮度。
图4即显示现有的一种反射罩结构,其以射出成型技术一体形成出所述反射罩A,该反射罩A包含有一锥形反射面A2,以及连接于该锥形反射面A2周边的平板反射面A1,所述锥形反射面A2的中央具有一可安装LED或灯泡等光源的洞孔。当设于锥形反射罩A2中央的光源发光时,部分光线会直接投射出反射罩,部分光线则会投射至锥形反射面A2,然后由锥形反射面A2将光线反射出去。平板反射面A1也可以反射部分光线,但由于平板反射面并不直接接受光源所投射的光,故其反射效果较差。
前述现有反射罩的锥形反射面A2为具有弧度的镜面,虽然具有良好的反射光线的功能,但是对于光线的折射与混光效果却一直无法再进行有效的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改良传统光源反射罩其折射光线与混光效果不佳的缺失。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是在反射罩的锥形反射面设置多个小型的单元曲面,每一单元曲面亦为光滑的镜面,以取代传统的单纯镜面表面,当光线投射至该些单元曲面时,除了具有良好的反射光线效果外,同时能将光线有效地折射,并且将光线有效地予以混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是采用射出成型技术一体成型出所述反射罩,使该反射罩包含有一锥形反射面,以及连接于该锥形反射面周边的平板反射面,所述锥形反射面同时形成有多数个呈突出或凹入的单元曲面,该平板反射面则可以设置多数个折射突点,前述平板反射面与锥形反射面可以电镀方式将其形成为光滑的镜面,从而提升反射罩对于光线的光学效率与混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反射罩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反射罩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沿图2的A-A方向的平面剖视图;
图4为显示现有反射罩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中,
1 反射罩
11 平板反射面 12 锥形反射面
111 折射突点 121 单元曲面
2 光源
A 反射罩
A1 平板 A2 锥形反射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更详细的说明,使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专利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是采用射出成型技术一体成型出中央具有洞孔的所述反射罩1,使该反射罩包含有一锥形反射面12,以及连接于该锥形反射面12周边的平板反射面11,所述锥形反射面12同时形成有多个单元曲面121,该单元曲面121具有适当的大小,其可以是突出于锥形反射面,也可以是凹入锥形反射面,从而在锥形反射面构成类似蜘蛛网的表面形状。该平板反射面11则可以设置多个折射突点111,所述折射突点111可以是适当大小的三角锥体、圆锥体、...等;前述平板反射面11与锥形反射面12可以电镀方式将其表面形成为光滑的镜面。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反射罩1安装了光源2的实施状态,所述光源2可以是LED模块,也可以是一般的灯泡;该光源2被安装于反射罩1中央所预设的洞孔;当光源2发光时,其一部分光线会直接投射出反射罩,而一部分光线则会投射至锥形反射面12,然后由具有曲度的单元曲面121再同时予以反射及折射,从而提升整体的反射、折射及混光效果;此外,由于反射罩1一般是安装于玻璃灯罩内,故投射穿过玻璃灯罩的一部分光线会被玻璃灯罩反射至平板反射面11,此时得以再由平板反射面11上的折射突点111将光线再反射及折射,从而更加提升整个反射罩的光学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28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