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豆浆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3359.X | 申请日: | 200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61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43/044;A47J31/44;A23L1/20;A23C11/10;A23L1/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8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豆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制作豆浆、米糊的多功能豆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以及家庭中使用的豆浆机在碎豆制浆的工作原理上分为三类。第一类豆浆机是在杯体内安装一个网罩,豆子放于网罩内由伸入其内的刀具进行碎豆,打碎的豆浆从网罩的孔中流入到杯体内。该类型豆浆机的缺点是安装拆卸网罩不便,并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清洗网罩亦十分不便。同时网罩的容积有限,放入网罩中的豆子数量受到限制,影响豆浆的浓度,且会增加制造成本。
第二类豆浆机则是将网罩去掉,直接将豆子放入杯体内,利用刀具高速的转动进行碎豆制浆。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刀具高速转动带动水流形成涡流,这种沿着同一方向旋转的涡流带动的豆子是有序旋转的,而这种有序旋转的豆子与刀具的接触几率则非常小,不益于刀具对豆子的粉碎,这就直接造成了刀具碎豆效率不高,制浆效果差,制浆率低的问题。
第三类豆浆机,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与2005年9月7日公开的,公告号为:CN2722791Y,名称为“多功能全自动豆浆机”的发明专利。其公开的方案是在桶体的底部设置有折流板,电机轴上固定的刀片位置低于折流板的上边缘。折流板将桶体内的空间形成不规则形状,通过改变流体循环方向,使受到刀片径向力的作用而流向桶壁的物料再回到刀片附近,进一步绞碎。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5年8月31日公开的,公告号为:CN2720964Y,名称为“豆浆、米糊两用机”的发明专利。其公开的方案是在杯体下部紧贴杯体侧壁设有档流突起物;又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6年11月8日公开的,公告号为:CN2834367Y,名称为“多功能豆浆机”的发明,其公开的方案是在壶体内设有若干筋体,筋体分布在壶体内壁上。
上述的第三类现有方案,其功能基本大体相同,都是通过设置在杯体底部或侧壁上的扰流部件来对流体进行扰流,打乱流体的旋转流向,使物料更充分的与刀片接触,提高碎豆的效率。通过设置折流板改变桶体空间形状而打乱流体的循环方向,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碎豆不充分的问题,但其仍然存在如下缺点:
首先,由于其扰流部件位于杯体的底部或侧壁,使得杯体的底部或侧壁形成很多死角,使用后清洗桶体仍十分不便。
其次,其扰流部件只是改变和打乱流体在水平方向上的流向,这种流向的改变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很容易造成溢锅或误触动防溢电极而造成停机。
再次,其扰流部件起到的也只是改变和打乱流体在水平方向上的流向,而对于流体在垂直方向上的流向则没有很好的扰乱控制,对于形成紊乱的流体的效果仍不十分理想。同时,由于该扰流部件之间是相互平行并垂直的设置在桶体内的,当电机转动刀片带动水流流动时,非常容易造成流体向上涌动,再加上在制浆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泡沫,很容易造成溢锅或误触动防溢电极而造成停机。
为使豆浆机结构进一步简化,更方便清洗并克服制浆过程中起沫多、噪音较大的缺陷,本发明人又进一步研发,总结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豆浆机的新技术方案,适合制作豆浆、米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粉碎效果好的豆浆机。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豆浆机,包括一杯体和一扣置在所述杯体上的机头,所述机头包括一上盖和一与所述上盖相盖合的下盖,所述机头内固定设置有一电机和一控制电路,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下盖,并伸入所述杯体内,其前端固定有一粉碎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一扰流部,所述粉碎刀具位于所述扰流部的下方,所述扰流部与所述杯体内腔底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杯体内腔垂直高度的比例为0.05-0.38。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豆浆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包括一机体、一与所述机体相连接的机头和一杯体,所述机头内固定设置有一电机和一控制电路,所述杯体上扣装有一杯盖,所述杯盖中穿设有一刀轴,所述刀轴的后端通过一联轴器与所述电机的转轴相连接,其前端伸入所述杯体内,并固定有一粉碎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一扰流部,所述粉碎刀具位于所述扰流部的下方,所述扰流部与所述杯体内腔底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杯体内腔垂直高度的比例为0.05-0.38。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两种技术方案均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所述扰流部与所述杯体内腔底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杯体内腔垂直高度的比例为0.10-0.30。
所述扰流部与所述杯体内腔底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杯体内腔垂直高度的比例为0.15-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33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