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部热灸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3376.3 | 申请日: | 200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65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钢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100039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部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眼睛实施保健和灸疗的专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眼部热灸治疗仪。
背景技术
据国家教育部的最新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位居全世界之首,发病人数达到世界第一。全国防近专家组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的近视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大学生则高达76.74%,世界上大概每三个近视眼患者中就有一个中国人,而我国平均5个小学生中就有一个近视。我国近视人数超过了2.6亿人,弱视儿童人数超过2000万人,每年仍以12%的速度递增。在人的一生中,靠眼睛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约占百分之九十,视力不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保护青少年视力,已成为当今社会和家庭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
目前市场上治疗视力不良的保健仪器较多,但多数作用于眼部肌肉,对青少年由于眼肌疲劳,视力下降造成的假性近视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近视的发生并非仅是眼部肌肉组织发生疲劳所致,而是同时伴有屈光间质代谢和微循环减弱的病理变化。
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发明了眼科灸疗仪,应用传统中医灸疗方法,增强眼肌及屈光间质的新陈代谢,改善眼部微循环,来治疗视力不良。
实际使用中,此类灸疗产品存在诸多技术缺陷,主要包括:
(1)、现有的灸疗装置采用盘式弹簧固定植物燃烧体,实际使用中植物燃烧体容易脱落,造成治疗失败,甚至烫伤眼部;并且所述盘式弹簧均为水平设置,不能很有效的固定植物燃烧体,当放入植物燃烧体后,两植物燃烧体亦呈水平方向放置,由于热空气总是向上方流动,因此这种水平设置不利于植物燃烧体的充分燃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灸疗效果,而且由于植物燃烧体不能有效固定,很容易造成对灰尘收集器的损坏。
(2)、现有的灸疗装置通过植物燃烧体燃烧产生治疗能量和药物离子,穿过多孔镜片到达眼部,通过眼部穴位和经络作用于眼部微循环系统,该装置的多孔镜片覆盖范围过小,使得治疗能量和药物离子不能到达部分眼部的重要穴位,而且其软垫还遮盖了眼周围的多处重要穴位,使得能量和药物离子不能对这些穴位产生作用,从而极大影响了治疗效果。
(3)、植物燃烧体燃烧产生的大量烟雾,使治疗者和家属产生担心,影响到该产品的市场推广。
(4)、现有产品的灸疗装置仅在后盖板的两侧设置有绑带孔,在穿设绑带后使用者使用的时候容易脱落,而且会让使用者感到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部热灸治疗仪,通过对现有产品结构上的改进,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眼部热灸治疗仪,其包括前盖板、后盖板,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通过扣锁相连接构成一个腔体,所述前盖板的前部设置有通风孔,所述后盖板上部壳体上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内各卡装有一个灰尘收集器,所述灰尘收集器延伸到所述腔体内,它还包括植物燃烧体固定器,所述植物燃烧体固定器设置在灰尘收集器中,所述灰尘收集器的上端设置有斜切面式排烟帽,所述后盖板的后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多孔窗,环形多孔窗的四周置有环形卡槽。
所述环形卡槽内侧卡装有多孔透能板,多孔透能板和环形多孔窗之间设置有与多孔透能板形状相同的隔尘垫,在所述环形卡槽的外侧四周设置有环形软垫。
所述多孔透能板由核桃木制成,所述后盖板的两侧和上侧各设置有一个绑带孔。
本实用新型的眼部热灸治疗仪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扩大了穴位覆盖范围,原有产品因为软垫的影响,致使药物作用有效穴位为睛明、承泣、球后、瞳子镣,现有技术向四周扩大了软垫固定的位置,配合多孔镜面积扩大,药物辅及的眼周穴位也随之扩大,本实用新型将辐射到赞竹、鱼腰、丝竹空、太阳穴、瞳子镣、球后、承泣、睛明、四白,通过对这些穴位的有效覆盖起到了治疗眼科疾病的目的。
(2)、改进了植物燃烧体的固定方式,在灰尘收集器与眼睛对应部位嵌上植物燃烧体固定器,将植物燃烧体放于植物燃烧体固定器内,所述植物燃烧体固定器的长度与直径均与植物燃烧体相匹配,植物燃烧体固定器的底部承接板为多孔网,使氧气有效与燃烧面接触,可以使植物燃烧体在固定位置充分燃烧,从而使药离子与微波能量充分释放,以充分提升疗效。
(3)、对排烟系统大胆改进,配合灰尘收集器的延长段,外加斜切面式排烟帽设计(同类产品基本是直接排放的形式),本实用新型仪器利用引导管道的形状改变烟雾走向,是风向学与管道学的完美结合,治疗者及治疗者家属可以直观感受到烟雾走向的改变,减少治疗者和家属担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钢,未经张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33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