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触式静压水阀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3774.5 | 申请日: | 200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36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吕忠岩;王建光;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忠岩;王建光;宋慧 |
主分类号: | F16K7/17 | 分类号: | F16K7/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709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触 静压 水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路控制阀门,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动水阀门的改进——轻触式静压水阀门,属于水暖阀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电动自动控制的水阀门,由于设计年代久远,当时多为国外原有技术,因而对管路内的水质要求过于苛刻。水阀门工作量孔直径为0.5mm,采用膜片进出水口。以之在国内管路上使用,经常故障频繁。因其孔径过小,为膜片的进出口孔径,而水中杂质过多,很多厂家想方设法解决,加装了过滤网,也无济于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轻触式静压水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轻触式静压水阀门,整体套座于出水口上,为控水阀主体。在控水阀主体的中部设有静压腔,与进水口相通的静压腔水道连通在静压腔的一侧,静压腔的上方连通于上解压回水道。静压腔的下口封以静压膜片,静压腔的上口设有解压阀片,所述的解压阀片与贯通于上解压回水道内的解压阀杆相垂直连接。在静压腔内的静压膜片与解压阀片之间、并与解压阀片连接设有弹簧。上解压回水道的一侧向下开设下解压水道,该下解压水道连通于出水口。在控水阀主体的一侧,贯穿设置了工作推杆,该工作推杆的内端伸入至上解压回水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轻触式静压水阀门,结构设计合理,工作量孔的直径达到了3毫米,不受水质的影响,不容易发生堵塞,排水通畅,极大减少了堵塞的故障率。工作推杆的设置,改变了原有的阀门启闭形式,更有利于阀门的打开和关闭。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轻触式静压水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水阀主体,2、解压阀片,3、下解压水道,4、静压膜片,5、出水口,6、进水口,7、弹簧,8、静压腔水道,9、工作推杆,10、解压阀杆,11、静压腔,12、上解压回水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控制阀主体1连接出水口5,进水口6与静压腔进水道8相通。静压腔11内置弹簧7,弹簧7的上端与解压阀片2连接、下端与静压膜片4连接。解压回水道12与下解压水道3相通,解压水道3与出水口5相通。解压阀片2与上解压回水道12活动接触。解压阀杆10与工作推杆9活动接触。
轻推工作推杆9,即轻触解压阀杆10,联动解压阀片2,打开解压阀片,进水口6连接静压腔水道8,出水口5连通下解压水道3。
当进水口6来水时,通过静压腔进水道8进入静压腔11,并同时给静压膜片4加压。由于静压膜片4上面及下面水压相等,水阀片处于关闭状态;当工作推杆9推动解压阀杆10时,解压阀杆10倾斜至使解压阀片2的平面发生变化,打开静压腔,水流经上解压回水道12流至下解压水道3,再至出水口5。由于静压膜片4上面的压力与下面的压力不对等,即上为负压、下为正压,水流压力打开静压膜片4,直接流入出水口5,即为水阀工作状态(打开状态)。工作推杆9回位时,解压式阀杆10带动解压阀片2回位,恢复静压膜片4的上下压力对等,关闭即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忠岩;王建光;宋慧,未经吕忠岩;王建光;宋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37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可靠性不间断电源系统
- 下一篇:光电复合式汽车冷冻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