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珠算智能文具盒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4072.9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78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温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天 |
主分类号: | A45C11/34 | 分类号: | A45C11/34;A45C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函 |
地址: | 200120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珠算 智能 文具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具盒,尤其涉及一种心珠算智能文具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文具盒,一般只能起到单一放置文具的作用。文具盒主要提供放置笔、橡皮擦和尺子等文具之需。制造文具盒的材料有金属和塑胶两类,尤其以塑胶文具盒居多,且多为多腔体设计,盒内空间极具细化,给文具专用放置的空间,使其不互相干扰,也减少了笔文具盒因携带而内部文具产生碰撞。文具盒是学生必备和主要的用具,但功能较为单一。在实际工作或学习中,往往既需要使用文具盒,也需要使用珠算。例如,学生在上珠算课时,文具盒和珠算常是必备品,但由于现有的文具盒和珠算是两种分开独立的用具,因而给学生在携带,保管,使用中带来不便,同样地对于需要使用珠算的办公人员来说也存在这些问题。
现有的文具盒,虽然也有带计算器的文具盒,但是对于刚上小学的学生而言,过多地依赖计算器,对于学生刚开始的智力开发未必是一件好事。因此,在现有的文具盒基础上,开发一种带有珠算的智能文具盒就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心珠算智能文具盒,这种文具盒既能放置常用文具,又能进行珠算运算,便于携带和保管,且能增加学生的探索乐趣、启发智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珠算智能文具盒,包括至少设有两个腔室的文具盒本体和盖板,文具盒本体上部设有第一腔室,后部设有第二腔室,内表面带有白板的上盖板与后盖板在文具盒本体上部与后部折角处相粘连,后盖板与文具盒本体相粘连,上盖板前部与文具盒本体间设有锁合机构,白板笔可容置和定位在第二腔室中。在第一腔室内设有一个用于安装珠算的位置,其形状和大小与珠算相适应,所述的珠算固定或连接在所述的文具盒上,使得学生能随时能用到珠算。该文具盒上盖板内侧带有白板,可提供学生临时记录珠算内容,重复换算演示等需求,而无需纸张,第二腔室专用于放置白板笔,与第一腔室和其它腔室互相隔离,避免了白板笔与其它笔混装而时常错取错用。
后盖板内表面上设有一对可定位白板笔的弹性扣夹,使白板笔可靠地被定位于后盖板上,而当后盖板打开后,又能带出白板笔,方便取用。后盖板两端内表面设有一对扣钩,而第二腔室两端设有一对弹性按钮,弹性按钮开设有与所述扣钩对应的锁眼,后盖板依靠两扣钩与第二腔室锁合在一起,当无书写白板时,即无需打开后盖板,保持第二腔室闭合;而当需要取用白板笔时,只需按压两弹性按钮匣口可打开后盖板,并带出白板笔方便取用。
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一支板将第一腔室分隔为上下两部分,该支板上表面两侧设有一对可定位珠算的弹性扣夹;该支板下表面两侧设有一对扣钩,而第一腔室两端设有一对弹性按钮,弹性按钮开设有与所述扣钩对应的锁眼。当需要取用珠算时,打开上盖板,只需按压两弹性按钮即可弹出珠算,使用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把一般的文具盒与珠算结合在一起,因此既起到了辅助或方便学习的作用,又便于使用者携带和保管,不易摔碎。该文具盒不仅具有放置常用文具(如铅笔、橡皮、卷笔刀等)的功能,还具有珠算运算的功能,使得学生能随时能用到珠算。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利用文具盒第一腔室内增设一珠算,拓展文具盒的使用功能,不影响文具盒其它腔室的正常使用功能,珠算取用操作十分方便。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心珠算智能文具盒,特别适用于学习珠算运算的学生以及需要使用珠算的办公人员,尤其对刚学习算术的适龄学生的智力开发有很大的帮助,能增加学生的探索乐趣、启发智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心珠算智能文具盒的仰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心珠算智能文具盒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4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5为图2的I-I剖面图;
图6为图1的D-D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心珠算智能文具盒打开上盖板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E-E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天,未经温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40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