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仿人手摇风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6106.8 | 申请日: | 2007-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58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若 |
主分类号: | F04D33/00 | 分类号: | F04D33/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山东省泰安市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人手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特别是一种电动仿人手摇风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风扇多为旋转式风扇,即通过电机旋转叶片旋转后产生离心式风力,然后将风力传出去。虽然有强弱不同的风力及不同的转动角度,但人所受到的始终是单向直吹风,特别是对老人、儿童或体弱者,风力不够柔和、舒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风柔和,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电动仿人手摇风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动仿人手摇风扇,包括扇叶以及固定在底座壳体内的电机,其特征是:电机轴的外端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与电机轴垂直相连,转动杆的另一端垂直设置有轴头,轴头与电机轴呈平行状;在底座壳体与电机轴相对的那一侧设置有定位架,定位架上设置有摆动杆,摆动杆的中部设置有定位孔,摆动杆通过定位孔中设置的连接件安装在定位架上,摆动杆可沿连接件作往复摆动,摆动杆的下部设置有长槽,所述转动杆上的轴头伸入到长槽内、并与摆动杆为滑动连接,摆动杆的上部设置有夹扇叶的夹紧装置,摆动杆的上部对应的底座壳体上设置有开槽。
在底座壳体(6)内设置有电机升降装置,该电机升降装置包括:电机底座(10)、电机底座罩(11)、螺栓(12)、和弹簧(13),电机底座罩(11)安装在电机底座(10)上方,电机(2)安装在电机底座罩(11)内,在电机(2)两侧的底座壳体(6)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电机底座(10)上设置有相应的凸槽,该凸槽伸入到滑槽内,电机底座(10)可沿滑槽上下移动,电机底座(10)下部设置有弹簧(13),电机(2)上方的底座壳体(6)上设置有与螺孔,螺栓(12)穿过螺孔压在电机底座罩(11)上,通过旋转螺栓(12)使电机底座罩(11)及内部的电机(2)沿滑槽上下移动。
在摆动杆的上部设置有摆动接头,该摆动接头与摆动杆为铰接,其连接处由螺钉固定,所述的夹扇叶装置设置在摆动接头的上部。
在底座壳体内可以设置有调速机构,在底座壳体外设置有调速开关。
在底座壳体内可以设置有定时机构,在底座壳体外设置有定时开关。
在底座壳体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有夹子。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轴代动转动杆及轴头旋转,轴头与摆动杆滑动连接,又代动了摆动杆作往复摆动运动,实现夹在摆动杆上的扇叶往复摆动,因此扇叶的出风效果如人手摇扇的效果,风向可反复变化,风力柔和;在底座壳体内设置有电机升降装置,可实现调节摆动杆的摆动幅度,使用灵活;摆动杆上设置摆动接头可以调节夹持扇叶的方向;在底座壳体内设置调速机构和定时机构可方便调整风速及定时,使用更方便;将底座壳体的一侧设置夹子,能方便的将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夹在床头、桌边或是婴儿车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下面根据附图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动仿人手摇风扇,包括扇叶1以及固定在底座壳体6内的电机2,在电机轴的外端设置有转动杆3,转动杆3的一端与电机轴垂直相连,转动杆3的另一端垂直设置有轴头4,轴头4与电机轴呈平行状;在底座壳体6与电机轴相对的那一侧设置有定位架5,定位架5上设置有摆动杆7,摆动杆7的中部设置有定位孔,摆动杆7通过定位孔中设置连接件8安装在定位架5上,连接件8可以由螺栓、螺母组成,也可以是与定位架5焊接的轴等,摆动杆7可沿连接件8以定位孔为中心作往复摆动,摆动杆7的下部设置有长槽9,所述的长槽9可以是长形的凹槽,也可以是通槽,本实施例为通槽。所述转动杆3上的轴头伸入到长槽9内、并于摆动杆7为滑动连接,摆动杆7的上部设置有夹扇叶的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可以是多种,如弹簧夹或将扇叶用压板和螺钉固定等。在底座壳体6对应于摆动杆7上部的位置设置有开槽,摆动杆7的上端可在该开槽内作往复摆动。
使用时,先将扇叶1用夹紧装置夹固在摆动杆7上,扇叶1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如纸扇、芭蕉扇、羽毛扇等,然后接通电源,电机2旋转,电机轴代动转动杆3及转动杆3上的轴头4旋转,由于轴头4伸入到摆动杆7的长槽9内,与摆动杆7为滑动连接,所以代动摆动杆7在连接件8的支撑下,以连接件8为中心作往复摆动运动,夹在摆动杆7上的扇叶1也往复摆动,实现了扇叶1的摆动出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若,未经陈文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6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发动机
- 下一篇:高效柴油打桩锤及其活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