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线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6391.3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6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郑凯文;林甫皇 | 申请(专利权)人: | 良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08 | 分类号: | H01R12/08;H01R12/24;H01R13/502;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谢丽娜;陈肖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线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一种用于电子产品中的排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信息产品的功能日趋多样化且体积渐形迷你,使得电子元件需往轻薄方向发展;其中,一种排线连接器因其所接合的可挠式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FFC)具备有可任意曲挠、高讯号传输能力的优点,与一连接器母座配合而广泛应用在电子产品中。
背景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排线连接器的结构,利用与上下壳体为一体成型的上下卡固部,使扣持元件能做扇形位移,达到缩小排线连接器尺寸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排线连接器,分别具有上下卡固部的上下壳体,具有组装容易、制作简单、节省成本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如下:
一种排线连接器,包括:一底座,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相对设置;二支臂,分别设置于底座的相对二侧,每一支臂上形成一第一卡槽;二扣持元件,每一扣持元件包括一按压部,其上方延设一扣持部,扣持部上设置有一第一轴孔;一排线,设置于底座的第一表面上;一上壳体,其两侧分别包含一上卡固部往底座方向延伸,上卡固部远离上壳体的一端包含一第一沟槽,且上卡固部穿过支臂的第一卡槽及扣持元件的第一轴孔;以及一下壳体,其两侧分别包含一下卡固部往底座方向延伸,下卡固部远离下壳体的一端包含一第二沟槽,且下卡固部穿过支臂的第一卡槽及扣持元件的第一轴孔,使第二沟槽与上卡固部的第一沟槽相配合,构成按压扣持元件的按压部使扣持部形成扇形位移。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排线连接器底座利用呈十字状结合的上下卡固部相互卡固,可有效防止扣持元件与支臂分离,且得以上下卡固部为轴心使扣持元件做扇形位移,此具有组装容易、制作简易、价格便宜的优点;同时挡板与容置空间的反向设置更进一步减少扣持元件的模具制作成本,使整个排线连接器具有可快速大量生产制造及成本降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排线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b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排线连接器的上下壳体及支臂结构示意图。
图1c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排线连接器的上壳体右视示意图。
图2a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排线连接器组装完成的正视图。
图2b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排线连接器的扣持元件按压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2 排线
14 上壳体
142 上卡固部
144 第一沟槽
146 上扣合部
147 凸部
148 下扣合部
149 凸部
16 下壳体
162 下卡固部
164 第二沟槽
166 上扣合部
168 下扣合部
169 开口
18 底座
182 第一表面
184 第二表面
20 支臂
202 第一卡槽
204、204’第二卡槽
206 嵌槽
208 挡板
209 容置空间
22 扣持元件
222 扣持部
224 按压部
226 第一轴孔
228 弹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良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良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63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全面显示工作状态的不间断电源显示装置
- 下一篇:蓝牙系统的内容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