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内转印注塑成型模具及利用该模具所成型的塑料半成品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46547.8 | 申请日: | 200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79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洪俊彦;蔡竹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G12B9/02;H05K5/00;B29C45/14;B29L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内转印 注塑 成型 模具 利用 塑料 半成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及利用该模具成型的塑料半成品,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内转印注塑成型模具以及利用该模内转印注塑成型模具成型的塑料半成品。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为一种现有模内转印注塑成型(IMR)的模具1,其包括一第一模件11及一第二模件12,二模件11、12相结合后,界定出一供成型一如图3的显示器壳体21的成型模室10,成型模室10的端缘呈阶梯状而具有一第一内顶壁101及一由第一内顶壁101更凹陷的第二内顶壁102,且第一内顶壁101设有一进料口213,第一模件11内部形成有一塑料浇道111,塑料浇道111一端是衔接注塑成型机的喷嘴13,另一端则是连通至第一内顶壁101的进料口213,而欲转印的印刷薄膜14是设置在第二模件12的模穴内壁面。
当液态塑料由喷嘴13进入到塑料浇道111以及成型模室10内凝固成型且脱模后,如图2所示,所得到的塑料半成品20是包括在成型模室10成型的显示器壳体21以及在塑料浇道111成型的余料部分22,且显示器壳体21具有一由第一内顶壁101界定的第一顶面211以及一由第二内顶壁102界定的第二顶面212,第一顶面211与第二顶面212是呈阶梯状,余料部分22是连接在第一顶面211。
塑料半成品20取出后,接着是再对塑料半成品20进行后续加工,将余料部分22去除后,才能得到如图3所示的显示器壳体21。
需补充说明的是,该显示器壳体21之所以形成阶梯状的第一顶面211及第二顶面212作用在于,如图3所示,当显示器壳体21与另一壳体20组装结合成电子装置的外壳时,藉由第二顶面212隆起的部分与该另一壳体20对应结构相配合,可用以防止容装在外壳内的背光模块23发出的光由此处注塑外壳,此外,也可用以防止灰尘进入外壳内污染内部元件。
但利用这种模具1成型该显示器壳体21的缺点在于,如图2所示,现有对塑料半成品20的余料部分22去除作业是通过铣刀将余料部分22铣除并将第一顶面211整平,但由于第一顶面211通常只有几个毫米的宽度,因此铣刀在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同时破坏到第二顶面212甚至将整个第一顶面211到第二顶面212之间隆起的部分一并铣除。
此外,如图1所示,由于进料口213较邻近第二模件12内壁面的印刷薄膜14,且塑料浇道111的流道结构较平直,较无法控制液态塑料的流速,因此,当液态塑料由塑料浇道111经进料口213流入到成型模室10内时,如图1的假想箭头所示,液态塑料也比较容易直接冲击到位在第二模件12内壁面的印刷薄膜14,使得印刷薄膜14上的印刷油墨剥离,造成图3中成型出来的显示器壳体21上印刷薄膜14转印图案的瑕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出来的成品其余料部分较容易去除,且在余料部分去除的加工过程中也不会破坏成品外型的模内转印注塑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料时使液态塑料较不容易冲刷到印刷薄膜而造成薄膜上的油墨剥离的模内转印注塑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料部分较容易去除的注塑成型塑料半成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模内转印注塑成型模具,用以成型一壳体,该模内转印注塑成型模具包含可相结合的一第一模件及一第二模件。
第一模件具有一第一模件本体及一形成于该第一模件本体并可供设置一印刷薄膜的第一模穴内壁。第二模件具有一第二模件本体、形成于该第二模件本体的一第二模穴内壁与一塑料浇道、一位于该第二模穴内壁外围的周缘成型区,当该第一模件与该第二模件相结合,该第一模件的第一模穴内壁与该第二模件的第二模穴内壁、该周缘成型区界定出一可供成型该壳体的成型模室。
该周缘成型区具有一第一内壁部、一较该第一内壁部远离该第一模穴内壁的第二内壁部,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二内壁部的进料口,该塑料浇道一端由该进料口连通该周缘成型区,另一端供连接一注塑成型设备的喷嘴。
本实用新型模内转印注塑成型的塑料半成品,包含一壳体及一余料。该壳体包括一底壁及一位于该底壁外围的周缘,该周缘具有一第一顶面及一高度高于该第一顶面的第二顶面。该余料连接于该第二顶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65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捷达轿车离合器分离盘
- 下一篇:一种恒温恒湿箱